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外科围术期感染的防治对策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提高心血管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将12 0例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 ( 67例 )和对照组 ( 5 3例 ) ,实验组采用术中术后抗生素冲击疗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 ,即在术后才开始应用抗生素。结果 全组术后感染率 9 2 % ,感染率以法乐四联症 (TOF)根治术最高( 2 0 % ) ,瓣膜置换术次之 ( 11 5 % )。实验组感染率为 6 0 % ,对照组感染率为 13 2 % (P <0 0 5 )。结论 心外科围术期感染的防治原则应该是全方位以“预防为主 ,防治并重”。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冲击疗法具有降低感染率 ,减少副作用 ,节省药品 ,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提高手术效果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肺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结合FTS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住院总费用减少(P<0.05),术后化疗开始时间提前(P<0.05),术后3~5 d VAS评分减少(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FTS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预防血管桥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37例患者,按术后早期不同抗凝方案分为t-PA组与常规组,其中t-PA组12例,常规组25例。 t-PA组手术24 h后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同时应用t-PA 0.25 mg/( kg· d)静脉泵入,连续3 d;常规组仅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患者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估桥血管通.情况。结果 t-PA组大隐静脉血管桥在术后3个月时平均狭窄程度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1个月时,两组移植血管狭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移植血管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应用t-PA,能有效预防大隐静脉血管桥的早期再狭窄,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心脏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恕  李木泉 《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2):996-997
我院自1990年2月~1999年6月,共收治心脏粘液瘤17例,其中外科手术治疗14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本组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19~67岁,平均41.5岁。粘液瘤位于左房15例,右房1例,双房1例。病程1个月~2年。劳累性心悸气促15例,一过性晕厥、眩晕8例,脑梗塞2例,发热、贫血、血沉加快8例,黄疽3例,症状随体位改变而加剧8例,心尖舒张期杂音13例,扑落音8例,剑突下舒张期杂音2例,肺湿性罗音伴咯血痰4例。心功能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5冽,Ⅳ级4例。X线显示不同程度肺淤血,左房、在室增大,心胸比率0.5~0.7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ASD)术前、术后及随访中左、右心室功能及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比较45例成功施行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的成人房间隔缺损及40例成功施行心脏停跳手术治疗的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于手术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左、右心室功能及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作为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及左室晚期充盈分数(AFF)作为反映左房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室偏心率(LVE)及长径/短径比值(LV L/D)作为反映左室几何构型的变化。结果:心脏不停跳ASD术后较心脏停跳ASD术后LVEF、LAEF、AFF增大,RVEF、LVE及LV L/D减少,LAEF、LV L/D在随访中持续改善,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Amv)明显增加,三尖瓣血流及肺动脉血流峰值流速明显下降。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术由于术中改善了心肌保护,减轻了右室的容量负荷,在改善左室、左心房的收缩功能及几何构型方面较心脏停跳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术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X线胸片、胸部CT、磁共振成像等术前确诊98例(79.0%).手术治疗118例(95.2%)均获确诊,治愈110例(88 7%),死亡3例.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病史、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早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3年4月至1991年4月在45例法乐四联症矫治术中,应用戊二醛处理的自体心包补片作流出道加宽缝合的方法。其中单纯行流出道加宽缝合10例,流出道并切开肺动脉瓣环加宽缝合19例,跨瓣环肺总动脉加宽缝合16例。经1~8年随访,所有病例发育正常,无后遗症。本文并对自体心包补片的制作,优点作了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外科处理李木泉林有光蓝斌陈恕马陈声作者单位:51503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自1989年至1994年我们共收治173例室间隔缺损(VSD)病人,其中合并其它畸形34例(19%),现就这些合并畸形的诊断、术中心肌保护和手术要...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脑部并发症的防治:附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恕  李木泉 《广东医学》1997,18(1):40-41
我院自1992年1月~1996年3月共对249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并发脑部损害8例,占3.2%,其山死亡2例,现就诊治经过及防治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6~50岁,平均32岁,本前1例有夜游史,其余均无神经或精神系统疾患。1.2手术及体外循环方法:全组都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中度血液稀释,降温至26-34℃,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采用美国。。m700o型人工心肺机,7例用鼓泡式氧合器(广东11型),l例用膜式氧合器(ne小ronlC)、全组采用微栓过滤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