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颈外浅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感染性股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颈外浅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感染性股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因注射毒品所致的感染性股动脉瘤8例,对其病因、诊断及颈外浅静脉移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2个月~4年的随访,无肢体缺血现象,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自体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感染性股动脉瘤,在大隐静脉无法应用时,颈外浅静脉可作为首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髓核(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2年6月~2003年2月,临床应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5~68岁,其中L4、5间隙15例,L5S1间隙5例,全部采用单枚PDN置入,所选用的假体PR725型11例,PR925型4例,PW725型5例.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假体脱位1例,椎间隙感染1例,余病例假体位置理想,临床腰腿痛症状均缓解.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14.9%.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效果理想,其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SE系统后路同节段内固定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SE系统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单纯性腰椎峡部裂15例,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腰痛症状全部缓解,术后3个月均全面恢复术前工作,无不良并发症发生,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松动或断裂。结论应用SSE系统同节段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保存了腰椎的节段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椎间隙和多椎间隙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山羊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成年山羊20只,分为单椎间隙手术组(A组)、多椎间隙手术组(B组),每个手术组再分为术后24h取标本组(A1组、B1组)和术后3个月取标本组(A2组、B2组),每小组5只山羊。单椎间隙手术组行C3/4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多椎间隙手术组行C3/4、C4/5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A1组、B1组于术后24h以5F导管作为影像学测量标记拍摄山羊颈椎正、侧、动力位片(过屈、过伸位片),A2组、B2组于术后3个月以5F导管作为影像学测量标记拍摄山羊颈椎正、侧、动力位片(过屈、过伸位片)。分别测量其侧位、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片C,H(A组)或C3/4、C4/5,(B组)节段的椎间盘高度、相邻椎体间的角度位移和水平位移。结果单椎间隙组和多椎间隙组手术前后椎间盘的高度、相邻椎体的水平位移、角度位移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椎间隙和多椎间隙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山羊颈椎的影像学稳定性无影响,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不会造成山羊颈椎不稳。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3 5岁。诉有精神病史 ,因阴茎于近 1/3处离断并阴囊皮肤撕脱伤 3h于 2 0 0 1年 10月 2 2日晚急诊入院 ,受伤原因不详。查体 :阴茎于近 1/3处完全离断 ,近端阴茎皮肤及阴囊前壁皮肤撕脱 ,阴茎海绵体及双侧睾丸外露 ,创面活动性渗血。入院后经输血、抗容 ,纠正休克后急诊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阴茎再植术。手术方法 :(1)首先进行远、近端清创 ,在两阴茎断面分离出阴茎背深、浅静脉 ,阴茎背动脉及阴茎背神经并予以标记。 (2 )再植顺序 :置入尿管→缝合尿道→尿道海绵体纵隔及左右侧海绵体白膜→腹侧皮肤→阴茎背动脉 1条→阴茎背深、浅…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Conservativetreatmentwasappliedinmostin-stablethoracolumbarfractureswithoutnervoussymptoms,whiletheincompletereplacementwouldcausepostprotrudingdeformitywhichwouldhamperthefunction,theposteriorapproachoperationhasexcellenteffectoni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softhepost-operationreha-bilitationtreatmentofinstablethoracolumbarfractureswithoutner-voussymptoms.Unit:TheCentralHospitalofJiangmenCity.Subject:15casesofinstablethoracolumbarfractureformJune1993toMarch…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经x-tube腰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的初步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10年1月共收治1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L4/5节段7例,L5/S1节段6例,均行内窥镜下经x-tube腰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按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同时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功能评定按改良Macnab评分分级:优10例,良3例,优良率100%。未发现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45~105min,平均60min,失血量10~95ml,平均30ml。结论 METRx内窥镜辅助X-Tube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直视化、管道化特点,效果满意;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术中仔细操作,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前路跳跃式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跳跃式减压,保留颈5椎体,切除颈4、6椎体的分节段减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JOA评分改善率,节段性前突角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8个月。手术时间130~260min,平均180min;术中失血约300~800ml,平均650ml;术后颈椎X—RAY提示均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6个月植骨融合率93.75%。无植骨块脱m或钛笼下沉、钢板螺钉断裂松脱、脑脊液瘘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JOA评分为(13.6±1.3)、(13.9±1.1)、(14.O±0.8)分(P〈0.05),术后3、6个月平均改善率为56.4%、60.2%、61.5%。节段性前突角度术前(9.38+3.0),术后(16.22+1.9)。(P〈0.05)。结论颈椎前路跳跃式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移植重建股动脉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2年6月~2005年8月,对16例注射性假性股动脉瘤切除后出现股动脉缺损的患者,应用颈外静脉行修复重建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保存肢体,13例患者获1~24个月的随访,动脉瘤无破裂或复发,足背动脉均可扪及搏动,有1例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6例患者复查血管彩超示股动脉连续性良好。结论 颈外静脉移植重建股动脉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确切,缺点是颈外静脉切取后于颈部形成疤痕,影响外观。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24岁,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侧下肢乏力,感觉麻木,并进行性加重.患者既往有8地中海贫血史,父母及家人均体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