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者,男,22岁,以左胸部刀刺伤后出血、呼吸困难、昏迷1小时余急诊入院。体检:血压为0,脉搏测不到,张口呼吸,急促表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不清,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扪不清,左胸部锐器伤口二处。一处腋前线内侧第4肋间,长约3cm;另一处胸骨左缘...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单脏器手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腹腔镜联合手术与 3 0例腹腔镜单脏器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2 4例腹腔镜手术顺利 ,无近期并发症 ,病人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恢复工作时间等指标与腹腔镜单脏器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两次单脏器手术的医疗费是两个脏器联合手术的 1 44倍。 结论 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安全、值得应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13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3例中病变位于胃7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5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均行手术治疗,无术中死亡病历。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术后并发症2例经对症治疗痊愈,术后随访4~13个月肿瘤复发和转移2例。结论 GIST早期诊断困难,应结合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综合分析,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对复发或转移者争取行再次手术切除并联合药物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复发转移或无法手术的GIST患者的辅助治疗中有明显效果,但不能替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 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01年9月经腋下小切口治疗肺部疾病2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15~62岁。自发性气胸15例,复发二次以上者13例,均经胸腔闭式引流2~10天不见好转;胸外伤进行性血胸4例;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球各2例;早期周围型肺癌、叶间胸膜肿瘤、肺错构瘤、慢性肺脓肿各1例。均经胸片及CT诊断。 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16例,双腔支气管插管12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健侧卧位,术侧上臂向外上方牵拉悬吊固定于头架上。切口起点自腋窝下背阔肌前缘沿肋间斜行向前下,止于腋前线处,长约8~13cm。上叶病变选第3肋或第4肋间,下叶选第5或第6肋间进胸。稍加游离背阔肌前缘,沿前锯肌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开至肋间肌表面,经肋间正中切开肋间肌,不断肋骨进胸,开胸时间7~12min。用小号胸撑牵开切口,能进单手操作,应用腹腔镜冷光源作胸腔内照明,应用常规胸科器械。  相似文献   
5.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多数出生后即可发现,到青春期逐渐增大引起症状,影响面容美观及躯体功能,女性多于男性。笔者采用红外CO2激光治疗血管瘤患者167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9年6月罗山县人民医院经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2例、Miles术1例。结果 10例均经腹腔镜手术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290min,平均170min;术中出血60~240ml,平均120ml;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2~9枚,平均6枚;术后2~5d胃肠功能恢复,平均3.5d;术后住院时间7~12d,平均9.5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出院随访2~18个月,1例出现轻度性功能障碍,1例术后13个月后发现肝脏转移,未见复发及腹部切口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可较早进行术后化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而胰腺空肠吻合口瘘(简称胰瘘)是PD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997年2月~2001年1月我们共施行PD36例,术后无1例胰瘘发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9例,年龄40~71岁,平均57岁。病程7~60天。胰头癌1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1例早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部切除36例,根治术15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 结果局部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5年生存率88.9%;根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5生存率93.3%.两种术式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切除组低于根治组(P<0.05). 结论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临床严格选择合适病例为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亚败血症(Subsepsis allergica)为一综合征。近年来有作者认为本病属于结缔组织病,是类风湿病的一种临床类型。由于对本病认识水平有所提高,故发病率有上升之势。搜集国内文献从1964年初次报告以来,至今已有75例,现将综合的22例,并就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道术后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间我们应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道缺损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均痊愈,术后1例出现轻度胆漏,2例出现右膈下脓肿,经抗感染、支持对症等治疗后消失,未见其他并发症.支撑管无脱落,拔除前经造影显示吻合口及桥接管道无狭窄,胆总管远端及括约肌功能正常.拔管后随访12~30个月未见明显异常,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带蒂肝圆韧带修复胆管壁缺损有手术简便,取材方便,不改变胆道及胃肠道的解剖和生理,修复后不易发生瘢痕狭窄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