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儿的心理护理是儿科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及时了解婴儿的心理需求 ,适时运用视觉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等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 ,对于促进婴儿的身心健康和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本文笔者总结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如下 :1 “视线对合”沟通“视线对合”沟通是护士与婴儿沟通的基本方法之一。方法是 :由护士将婴儿抱起 ,让婴儿的视线与护士的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并使护士与婴儿眼睛的视线对合。这时 ,护士用温柔的目光 ,和蔼的表情 ,将女性特有的慈爱和真诚通过眼神传输给婴儿。我科自 1997年建立整体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加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结果]干预组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喂养耐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疗法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极低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实施两种不同喂养方法的效果比较,探讨适合VLBWI生长发育及疾病康复的喂养方式。方法将70例VLBWI随机分为经口胃管喂养组和经口十二指肠喂养组,每组各35例,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均从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分别记录其在住院期间喂养并发症的发生、体重增长量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VLBWI喂养并发症的发生、体重增长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LBWI出生后早期采取经口十二指肠喂养法优于经口胃管喂养法,其喂养相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998年8月~2000年8月住院的50例新生儿脐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最适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将5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观察组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结果:两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达到完全肠道内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入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短,有利于VLBw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最适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将5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观察组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结果:两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达到完全肠道内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入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短,有利于VLBW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DIC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DIC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确诊为DIC的新生儿行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治疗。结果:20例患儿中除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外,余1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治疗DIC安全有效,做好治疗期间的护理,保证用药安全可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脑血流特点及其与脑白质损伤的关系,探讨检测早产儿早期脑白质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技术,监测75例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强度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75例早产儿发生脑白质回声增强(PVE)57例,占76%,其中Ⅰ度41例,Ⅱ度10例,Ⅲ度6例。早产儿脑白质回声增强程度与胎龄有关,与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等各项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特征性声像改变随胎龄增长改善,监测脑血流参数尚不能预测脑白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素皮下注射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 将78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小剂量肝素10μp/(kg·d)皮下注射,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按摩硬肿部位,2次/d.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体温回升时间、硬肿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肝素皮下注射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效,且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素皮下注射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将78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小剂量肝素10μ/(kg·d)皮下注射.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按摩硬肿部位,2次/d。结果两组治疗效果、体温回升时间、硬肿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肝素皮下注射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效,且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