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机不同对其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5岁以上患者83例,按手术方式分全髋关节置换(THR,39例)和股骨头置换(FHR,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患者按手术时机分为48 h后手术(C组)及48 h内手术(T组),最后分为THR-C组(25例)、THR-T组(14例)、FHR-C组(21例)、FHR-T组(23例)共4个研究组。均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完成麻醉和手术。记录术前(Tp)、术中(T0)、术后1~3 d(T1~T3)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应用谵妄评估量表中文修订版(CAM-CR)对患者在各时点谵妄情况进行评估,记录各时点谵妄发生例数。对计数资料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术前各组患者均处于中重度疼痛(VAS为6~8),血压偏高(MAP 110~99 mmHg)(VAS:H=201.22;MAP:F=576.348,P<0.05)。术后3 d谵妄发生率:48 h内手术治疗者发生率低于48 h后手术者(THR-C vs THR-T:χ2=4.92;FHR-C vs. FHR-T:χ2=7.58,均为P<0.05),FHR者低于THR者(THR-C vs THR-T:χ2=4.27,P<0.05),其中THR-C组发生率最高,达56.0%,FHR-C组最低13.0%(χ2=7.877,P<0.05)。48 h内行手术治疗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48 h后手术者明显短(THR-C vs THR-T:F=6.892;FHR-C vs FHR-T:F=127.489,P<0.05),其中FHR-T组住院天数最短,为(14.8±7.6)d(F=214.086,P<0.05)。术中及术后各指标明显改善(VAS:H=201.22,MAP:F=576.348,P<0.05)。 结论不同手术时机影响老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48 h内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腓骨中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2012 年 8 月~2014 年 8 月对40例胫腓骨中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单切口ORIF的治疗方法,其中34 例闭合性骨折,6 例开放性骨折。 结果 对 4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发现骨折均预期愈合,切口均能一期闭合;3 例切口出现部分皮缘浅表干性坏死,予换药后痂皮自然脱落, 局部瘢痕愈合, 无感染发生。术后有4例患者由于术中牵拉出现了腓浅神经损伤的表现,但术后2~3个月后自然恢复。参照 Merchant 功能评定标准: 优28例,良 8 例,差 4例,优良率 90% 。 结论 单切口ORIF治疗胫腓骨中远端骨折损伤小,不影响骨折的愈合,其软组织覆盖以及血供均好于传统双切口, 降低了小腿皮肤软组织感染、坏死率,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及植骨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访2008年8月~2011年2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35例38足,其中Ⅱ型7足,Ⅲ型26足,Ⅳ型5足。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5±9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效果,优27足,良7足,可4足,优良率为89.5%;早期伤口皮缘坏死10足,发生率占26.3%。结论异型钢板加植骨治疗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疗效确切,但须注意切口皮瓣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2例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性愈合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于原切口或上下作3~5个长约1~2 cm小切口取出内固定钢板.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血管及神经损伤,无小腿骨筋膜室高压综合征.术后可早期活动及出院.结论 关节镜下微创胫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可以为内固定钢板取出提供一种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对100例髋周骨折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联合采用基本预防、物理预防与药物(中西医结合)预防措施;对照组44例,仅采用基本预防的措施。主要的观察指标:①术后48 h的术口引流量;②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③术前及术后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DVT 5例(8.9%),对照组DVT 14例(31.8%),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术口引流量及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丹红注射液、低分子肝素联合间隙充气加压装置)能有效降低髋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并发症少,在预防髋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有着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合成并表征6个壳聚糖衍生物N-棕榈酰基-N'-氨基酰基壳聚糖.方法:分别选取甘氨酸、苯丙氨酸和脯氨酸为亲水链,棕榈酸为疏水链接枝到相对分子质量为70 kD和29 kD的壳聚糖上以形成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棕榈酰基-N'-氨基酰基壳聚糖,采用IR,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和结论:合成了6个壳聚糖衍生物,分别为:N-棕榈酰基-N'-甘氨酰基壳聚糖(70kCS-Gly-Pal,29kCS-Gly-Pal)、N-棕榈酰基-N'-苯丙氨酰基壳聚糖(70kCS-Phe-Pal,29kCS-Phe-Pal)和N-棕榈酰基-N'-脯氨酰基壳聚糖(70kCS-Pro-Pal,29kCS-Pro-Pal).棕榈酰基(Pal)、甘氨酰基(Gly)、苯丙氨酰基(Phe)和脯氨酰基(Pro)的取代度通过1H NMR计算得出.其中N-棕榈酰基-N'-甘氨酰基壳聚糖(70kCS-Gly-Pal,29kCS-Gly-Pal)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假体低置在肩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肱骨近端三、四部骨折的老年患者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采用假体低置使肱骨大结节与肱骨近端重叠方式固定,并对其进行5~36个月随访,参照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学会肩关节评分系统(ASES)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12例患者均无明显疼痛,无肩关节脱位或不稳的情况出现,患肩上举、内旋、外旋、外展活动总体满意。ASES功能评分平均为81分,评定为满意。结论肱骨假体低置对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功能及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30例的成年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均选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50岁,平均(38.6±7.8)岁。采用Mayo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疗效评定。 结果 对本组患者随访12~18个月,全部获得随访,肱骨髁间骨折及尺骨鹰嘴截骨处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0±0.6)月,根据Mayo评分为50~100分,平均87分,优24例,良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 结论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暴露术野清晰,内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柄髋关节置换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中近期疗效。 方法 对19例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19髋采用无柄髋关节置换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述分析。 结果 19例患者疗效满意,术后随访6~65个月,按Harris评分为平均(89.4±6.5)分。优13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 94.7%。 结论 无柄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患者,中近期疗效好,能有效保存骨量,但远期效果有待长时间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及护理对策对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69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基本预防措施、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措施及相关的护理对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与单纯采用基本预防措施组比较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69例患者中1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为14.5%,均发生于手术侧肢体,经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消失。单纯采用基本预防措施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8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及药物预防措施及相关的护理对策,能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