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置管引流减压治疗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为16例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插管至胆总管胆道减压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均治愈,无胰腺炎复发。结论:轻型急性胰腺炎早期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减压术,微创、安全,且治疗周期短、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口服磷酸钠溶液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行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将60例结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口服磷酸钠溶液(SP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PEG组)和甘露醇组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观察每组肠道准备前后的血清学指标,肠道清洁程度,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手术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3组肠道准备方法在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肠道清洁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甘露醇组的腹泻次数明显多于SP组及PEG组,且耐受性较低。结果表明,口服磷酸钠溶液及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肠道准备法是安全、可靠的,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俊  李建胜  崔新华  陈定超  李彦 《新中医》2020,52(11):91-93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对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手术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于手术前1天及术后3周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情况;另外选取40名健康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66.00%,对照组为3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T细胞亚群中CD3~+、CD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CD4~+/CD8~+、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CD4~+/CD8~+、SIL-2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CD3~+、CD4~+、CD4~+/CD8~+、SIL-2R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引起手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0月于医院行直肠癌与结肠癌手术的患者4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感染状况,对引起手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5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98例,感染率为21.78%,其中直肠癌手术感染患者43例,结肠癌患者感染55例;会阴部位感染18例,腹部感染80例;浅表切口感染72例,深部切口感染19例,器官间隙感染7例;98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9株占78.0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5株占21.9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手术时间,体重指数(BMI),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是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易在手术部位发生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应针对感染相关因素予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