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陈友勇 《职业与健康》2007,23(3):222-223
目的比较0,25%、0.37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预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0.25%、0.375%左旋布比卡因3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和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手术结束时,能抬上肢的患者数。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和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能抬上肢的患者数,A组明显多于B组。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为更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布托啡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40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采用罗哌卡因+布托啡诺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200例),采用正常分娩方法。观察两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治疗组VAS镇痛评分满意,两组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布托啡诺PC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后路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应用于下腹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ASA分级Ⅰ、Ⅱ级产妇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均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手术,待手术结束之后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TAP阻滞,A组产妇采用后路TAP阻滞,B组产妇采用肋缘下TAP阻滞,两侧腹壁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6、12、24 h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及两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术后24 h按压泵次数、布托啡诺术后24 h用量、镇痛满意度,同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相关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产妇术后2、6、12h运动VAS评分[(0.8±1.0)、(2.1±0.9)、(2.0±0.9)分]明显低于B组[(1.8±1.4)、(4.3±1.9)、(4.6±2.2)分](P<0.05);A组产妇PCIA术后24 h按压泵次数、布托啡诺术后24 h用量也明显少于B组(P<0.05);满意度高于B组(P<0.05).在术后镇痛相关副作用方面,A组瘙痒、呕吐发生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局部血肿及局部麻醉药中毒发生.结论 与肋缘下TAP阻滞比较,经后路TAP阻滞结合PCIA对下腹部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术后镇痛更为有效,术后阿片药使用剂量更小、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双管法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勇 《职业与健康》2007,23(23):2232-2233
全子宫切除术因为手术范围广,临床广泛采用T12~L1向头侧置管、L3~4向尾侧置管的方法[1]。本试验采用2种不同双管法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级全子宫切除术病人80例,年龄44~48岁,体重45~68 kg,身高148~170cm,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40例。术前检查均无严重的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及严重的肝、肾疾病,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1.2麻醉方法麻醉前30 min均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开放静脉,麻醉前均给予平衡液6~8m l/kg。置管方法:A组选择T12~L1头向置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