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丙泊酚与琥珀胆碱麻醉后肌痛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麻醉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40-60 mg;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注射生理盐水2 mL。记录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电击后脑电发作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后0.5、1、6 h肌痛发生例数及各时间段肌痛评分。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在电击后脑电发作时间均超过30 s,苏醒时间均超过5 min(P〉0.05)。实验组在0.5、1、6 h三个时段出现肌痛的例数和比例分别为52例(52%)、53例(53%)和51例(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例(67%)、69例(69%)和68例(68%)(P〈0.05)。实验组三个时段肌痛评分为1.9±0.6、3.3±0.9和3.2±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9、4.5±1.7和4.6±1.8(P〈0.05)。结论利多卡因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丙泊酚与琥珀胆碱麻醉后肌痛的干预作用明显,可降低肌痛发生率并减轻肌痛情况,有利于改善精神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陈利斌 《医学综述》2002,8(11):650-651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发病率呈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 ,由 1 0年前占恶性肿瘤的第 6位上升到目前的第 4位[1 ] 。南方医院 1 990~ 1 999年外科切除大肠癌 997例[2 ] ,早期癌 2 1例 ,占 2 .1 % ;同期结肠镜检查共 2 0 353例 ,发现结直肠癌 1 0 87例 ,肠镜检出率为 5.3% ,其中早期癌 1 4 6例 ,占 1 3.4 % ,远高于同期外科早期癌的检出率。随着国内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 ,内镜下高频电切和粘膜切除术 (EMR)技术的应用 ,通过内镜治疗早期大肠癌得到愈来愈广泛的重视 ,有关研究逐渐增多[3] 。现就这方面的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相似文献   
3.
陈利斌 《临床荟萃》1997,12(7):325-32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后称球溃)和胆囊结石均为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旨在对球溃合并胆囊结石的有关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59例,年龄14~71岁,平均37.6岁.男26例,女33例.1.2 临床表现 球溃(活动期)合并胆囊结石1例.男36岁.1986年4月和1989年5月两次因呕血、黑便而住院.每次发病均无腹痛等症状和体征.两次胃镜检查均确诊为球溃.  相似文献   
4.
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已被证实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操作不当可引起并发靠。本刊曾报道过有关文章。为引起基层开展纤维胃镜工作者的重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报道一组纤维胃镜检查的并发症文章,以飨读者。对从事纤维胃镜工作者来说,首先要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后应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初学者必须经过培训,掌握正确操作方法、适应证及禁忌证后才能独立开展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复杂肛瘘患者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单纯切开挂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作者医院收治的62例复杂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研究组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大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结果 (1)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创面较对照组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手术后1周和手术后6月,研究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肛瘘,较切开挂线术优势明显,既减小了创面、缩短了治疗时间,又保护了肛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奥曲肽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利斌 《海峡药学》2011,23(6):119-121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88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常规系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25μg.h-1持续微泵静脉注入,症状好转后改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q8h。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胃管引流量少、腹痛缓解时间短、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快、平均住院时间少、中转手术率低(P〈0.05);观察组3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疼痛,可以耐受,无需进行特殊处理。结论奥曲肽可迅速改善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引起的症状,是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1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1例,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术后并发肝肾功能衰竭,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余病例并发肝性脑病1例,左膈下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均治愈,随访1~3年,无再次大出血发生。结论彻底的断流术对于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