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GATA结合蛋白3(GATA3)、乳腺珠蛋白(MGB)和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在乳腺癌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TA3、MGB、GCDFP-1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根据组织来源及免疫表型将乳腺癌分为原发性/转移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阴性乳腺癌及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统计GATA3、MGB、GCDFP-15阳性率。结果GATA3在原发性/转移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92.5%;94.25%)均显著高于MGB(42.11%;29.17%)和GCDFP-15(55.77%;31.34%)(P<0.01),对于评估原发灶不明来源的肿瘤,尤其是恶性积液的标本,GATA3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此外,MGB和GCDFP-15在激素受体阴性和三阴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偏低,进一步加大了这两种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难度。而GATA3在激素受体阴性(90.38%)或三阴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85.29%)显著高于MGB(20.00%;5.00%)和GCDFP-15(35.09%;33.33%)(P<0.01),提示其在激素受体阴性和三阴型转移性乳腺癌中具有潜在诊断价值,是一个优于MGB和GCDFP-15的特异性标记物。结论对于评估原发灶不明来源的肿瘤,尤其是恶性积液的标本,或免疫表型为激素受体阴性和三阴性的乳腺癌,GATA3具有比MGB和GCDFP-15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应用光学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9例VGA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9例VGA患者年龄39~62(平均50.8)岁。临床表现多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异常,阴道镜下6例为宫颈外生性肿块,3例为宫颈糜烂。HPV检测多为阳性。显微镜下肿瘤具有大量长而细的绒毛状腺管结构,大部分乳头含有中央纤维血管轴心,由梭形间质细胞和多少不等的炎细胞组成;肿瘤细胞低柱状,核圆形,轻中度的细胞异型性,其中7例浸润1/3纤维肌层。9例VGA中仅1例累及子宫内膜,其余8例均未侵犯神经脉管及周围器官组织。有1例患者部分区域可见原位腺癌成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EA和p16均呈阳性,不表达Vimentin,少数肿瘤细胞表达ER和PR,Ki-67 LI 30%~90%。VGA是一种少见的宫颈腺癌,难以通过临床表现进行区分,要依据其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诊断,该病预后较好,故需谨慎排查防止医疗过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MD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55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水样或黄绿色浓稠样排液及不规则出血。征象为子宫颈肥大。1例B超示:子宫颈囊肿。阴道镜检查均示:子宫颈性状改变,见异型血管。HPV均阴性,TCT无异常。镜下可见分化较好的腺体,生长方式杂乱无序,并向深层浸润,腺体周围可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核异型性不明显,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部,核分裂象可见。子宫颈深部腺体邻近厚壁血管或淋巴管。免疫表型:4例MUC6均(+),3例CEA(+),ER、PR、p16均(-),2例p53(+),1例CA125(+),Ki-67增殖指数10%~30%。结论 MDA是子宫颈腺癌的一种罕见的高度分化型,病理医师在诊断时应与临床进行多学科讨论,充分考虑患者病史,对于存在阴道大量排液,子宫颈肥大,组织学表现为胃型黏液性癌的患者,要警惕MDA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SARS-CoV-2是一种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1]。在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大小和数量都不同的圆形或不规则小体,称为病毒包涵体,可用特殊的病毒包涵体染色法明确有无病毒感染。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使用改良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法显示COVID-19肺组织中病毒包涵体,并经多次实验发现染色过程中对分化程度的掌握至关重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日常工作中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因素繁多,对照组织的设置是验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是否可靠的有效方法。2015年国际特设专家委员会就诊断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对照的设计原则及应用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并推荐18种病理诊断常用抗体对照组织及染色结果的判读标准[1]。据此本实验室优先选用表达抗原的正常组织作为常用的外部阳性对照组织,并将其分为三类:正常阑尾组织、扁桃体组织及羊膜卷组织集。  相似文献   
6.
7.
正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种类较多,变异较大,临床对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的依赖性高,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往往决定了手术方式,然而快速取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制片质量不及石蜡切片,部分病例在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诊断结果的影响因素复杂,漏诊、误诊时有发生,一套从病理取材到病理诊断的规范化流程对于提高诊  相似文献   
8.
正病理科是应用病理技术手段辅助临床进行疾病诊断的科室,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病理科在指导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1]。在日常工作中病理科工作人员会接触各种毒性、腐蚀性、传染性等标本,故病理科的职业防护必须严格遵守。自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出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的肺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aspase-1/焦孔素D(gasdermin D,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顺铂(DDP)抗肿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以DDP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很多大医院开展了数字化远程会诊,通过数字扫描仪将病理切片转换成数字切片,这种远程会诊方式方便快捷,但是仍有一些病例需要在加做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后才能明确诊断,而很多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这类项目,此时就需要患者将蜡块邮寄至上级医院加做检测项目进行邮寄会诊的方式来获得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本院病理科充分发挥远程医疗优势,开通了病理会诊邮寄服务,不断探索和完善“智慧医疗+专人管理”邮寄会诊模式,提升邮寄会诊服务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时间与路途成本,解决基层单位病理会诊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