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老年急性胆囊炎8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1991~1998年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6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男性37例,女性49例,年龄61~88岁,年龄分组:61~65岁36例,66~70岁25例,71~75岁10例,76~80岁9例,80岁以上6例。 2 临床表现 右上腹不同程度疼痛者72例,其中疼痛剧烈者30例,隐痛不适者42例,7例没有明显腹痛,3例表现为胸前区隐痛,4例呈右下腹痛,伴右肩背部放射痛42例,伴恶心、呕吐者52例,伴发热者45例,右上腹扪及肿大触痛胆囊者24例,局限性肌紧张者59例,伴反跳痛者61例,皮肤粘膜黄染者8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致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不同原因的结肠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中死亡5例(占22.7%)。3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中2例行破裂肠管切除、远端关闭、近端结肠造口术,死亡1例。1例纤维结肠镜检致横结肠穿孔,行肠穿孔裂孔修补术。11例癌性结肠穿孔:4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7例分期手术,其中死亡3例。1例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穿孔,经分期手术而治愈。6例外伤性结肠破裂:3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2例分期手术治愈,死亡1例。结论 结肠穿孔的手术方式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治疗上应当个体化,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腹腔污染程度、穿孔病因来决定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特点。方法26例高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2例在全麻下,其它在局麻下采取双侧钻单孔引流术。选定血肿最厚层面前中1/2到1/3处为钻孔点。结果漏诊一侧1例,其余术前诊断正确。25例术后痊愈,1例原有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仔细观察CT和选定合适的钻孔点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应用预裁剪聚丙烯平片对16例腹股沟疝病人行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近期效果良好.现对临床结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颅骨钻孔冲洗闭式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首选方法〔1〕。作者于 1992~ 1999年用此法治疗CSDH 73例 ,发生各种并发症 9例 ,现就其并发症的防治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5 9例 ,女 14例 ;年龄 2 8~ 79岁 ,其中 6 0岁以上 5 4例 ,占74%。有明确头外伤史 6 1例 ,外伤距手术时间 1~ 4月。表现为头痛、头晕5 4例 ,肢体不同程度偏瘫 6 0例 ,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47例 ,昏迷伴单侧瞳孔散大 2例。 73例均行CT扫描 ,血肿全部发生在幕上 ,左侧 31例 ,右侧 2 8例 ,双侧 14例 ;低密度 2 6例 ,等密度 8例 ,混…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疝修补装置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美国巴德公司产网塞(Bard meshplug)和美国强生公司产普理灵三维疝装置(Prolene 3D Patch)为修补材料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5例(Plug组)和60例(3D Patch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Plug组60例平均随访16.2个月,3D Patch组57例随访15.7个月。两组病人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手术并发症、平均费用和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3D Patch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异物感发生率明显少于Plug组(P〈0.05)。结论巴德网塞及普理灵三维疝装置都能很好地对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前者适用于腹膜较薄或腹膜与腹横筋膜粘连严重但腹横筋膜缺损不大者;后者则对腹横筋膜或疝环缺损大的病人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65岁以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35例中Ⅰ期切除28例,捷径手术2例,单纯造瘘术2例,Hartmanns术3例。35例中有伴发病者27例占7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手术病死率为6%。结论手术切除是高龄结肠癌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充分的肠道准备、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sssociated lympoid tissue lymphoma,MALT)属于淋巴结以外与黏膜组织相关的一种淋巴组织肿瘤性疾病,好发于胃肠道,肿瘤生长缓慢,病灶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7~2006年1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10~105天内治愈。结论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非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1994年6月至2009年12月6 000例LC后发生非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非胆道并发症18例(占0.3%),其中腹腔内出血3例,戳孔出血6例,腹腔内脏器损伤3例,肝下积液3例,气胸2例,肺脂肪栓塞致死1例。结论熟悉解剖、仔细操作、加强术后监测是减少LC后非胆道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