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改良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RLR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为在减压前完整游离囊肿壁后减压的传统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12例为术中先行囊肿减压的改良去顶术,两相比较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 用改良的手术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但出血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改良后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使操作更简单、便捷,并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6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HIB型前列腺炎)患者行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术中尽可能清除前列腺结石,术前6周起口服特拉唑嗪,直至术后6周。术后2~4d拔除导尿管。术前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prostaticsymptomscore,IP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index,NIHCPSI)及最大尿流率等评估症状,术后3个月再次评定上述指标。结果:所有病例行TURP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显示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4例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潴留,重新留置导尿管1周后顺利拔除导尿管。67例患者术后3个月I-PSS评分及NIH—CPSI均下降,最大尿流率增加。结论: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应尽可能清除前列腺结石,围手术期应接受抗前列腺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通道与小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小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灌注液用量、大出血例数、灌注液用量、血肌酐、血红蛋白量)和术后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灌注液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大出血发生率2.7%(3/110)低于对照组12.0%(12/100)(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2.7%(102/110)高于对照组(71.0%)(71/100)(P<0.01)。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于肾结石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有效且能适当保留患肾功能单位的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肾脏缺血阻断及止血技术的发展,这项手术日益安全可靠,本文就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Y型输尿管畸形并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与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本院收治的11例Y形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Y型输尿管汇合处以下3例,Y型输尿管交接部以上8例,左侧5例,右侧6例。术前静脉肾盂造影(IVU)确诊4例,CT泌尿系重建(CTU)确诊11例。结果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3例,结石清除2例,l例患者术后结石嵌顿于Y型输尿管交接部,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8例,结石完全清除7例。1例患者因Y型输尿管交接部狭窄,置镜失败,放置输尿管双J管1个月后再次行输尿管镜手术顺利碎石。所有患者均无输尿管损伤、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7例肾积水患者超声随访,随访6~24个月,6例患肾积水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CTU是Y型输尿管结石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无其他并发症的单纯Y型输尿管结石采用ESWL或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们应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患者64例,术中对不影响碎石的息肉予旷置处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患者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18~70岁。其中中段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方法在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16例,年龄61~73岁,均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2~7分,临床分期T1期5例,T2a 6例,T2b 5例.本组16例术前均经肝脏B超、胸部X片、全身ECT骨扫描、盆腔MIR检杏未发现转移.手术为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1~26个月.结果 本组16例均无直肠损伤和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10~14d,术后病理无切缘阳性,随访至第13个月,1例因心脏疾病死亡,其余15例均无复发转移,大便控制良好,原有性功能者11例,10例术后均能维持勃起,1例使用"万艾可"后保有性功能.讨论 对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视针状经皮肾镜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IPA≤30°的肾脏下盏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肾脏下盏结石患者,术前通过CT测量结石长径1~2 cm、通过CT重建影像测量IPA≤30°,共纳入符合以上标准的肾下盏结石患者47例。逆行置入电子输尿管软镜。超声引导下F4.8可视穿刺针穿刺至患侧肾脏下盏,顺行针状肾镜和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碎石。结果:超声引导下针状可视经皮肾镜顺利建立下盏通道,其中18例为下盏可移动结石,针状肾镜将结石推至肾盂,再进一步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另29例为嵌顿性结石,扩张至F8通道,针状肾镜与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碎石。手术时间63~94 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6.4~10.3 g/L。2例患者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的并发症,包括1例患者肾绞痛、1例患者发热。术后1个月复查清石率为95.7%(45/47)。结论:联合使用可视针状经皮肾镜和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IPA≤30°的肾下盏结石,其清石率与常规经皮肾镜类似,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纯输尿管软镜类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