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裸小鼠皮肤上松节油对双氯芬酸钠的渗透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物,研究松节油对药物的透皮吸收促透作用.方法采用氮酮、松节油对皮肤预处理的方法,通过离体裸小鼠皮肤渗透释药实验,不同时间取样,测定接受液中双氯芬酸钠的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稳态流量、渗透系数和滞后时间等指标.结果松节油对双氯芬酸钠促透作用较氮酮弱,但其时滞较氮酮短(P<0.05).两种促透剂均减弱双氯芬酸钠的储库效应,其中松节油减弱程度没有氮酮大;两种促透剂对双氯芬酸钠的时滞均有延长,松节油延长更明显(P<0.05).结论松节油对双氯芬酸钠有一定的促透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氨茶碱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复方胆氨胶囊中氨茶碱在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及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两试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0 m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氨茶碱的浓度,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考察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受试者体内氨茶碱的药动学参数如下: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48±0.61)和(3.75±0.66)μ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59±1.32)和(1.23±0.89) 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2.19±5.31)和(10.33±2.80)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7.70±10.06)和(46.05±8.75)μg·ml-1·h; AUC0-∞分别为(50.75±11.36)和(48.56±9.14)μg·ml-1·h;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氨茶碱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5±17.7)%。结论:两制剂中氨茶碱组分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77例使用注射用血塞通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在50岁以上人群中多见,会导致多个系统器官出现症状,其中以皮肤和全身性损害的不良反应居多,多于注射前60min发生。结论: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复杂多样,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谨慎采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宝宝刚出生,最需要的就是来自爸妈的爱,爱能让宝宝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产生安全感,爱能让宝宝产生愉悦的情绪。怎样让初生的宝宝感受到爸妈浓浓的爱呢跟我们一起来给宝宝每天做一次从头到脚的全身抚触吧,宝宝一定会超享受哦。抚触——这种按摩技术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它刺激了婴儿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激活了人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在透皮吸收促进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物,使用薄荷醇、月桂氮芯 卓酮、冰片、石菖蒲挥发油为促透剂,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实验,计算稳态流量、渗透系数、增渗倍数、滞后时间,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双氯芬酸钠的促透作用其优劣顺序为:1%薄荷醇、1%月桂氮芯 卓酮、1%冰片联用1%薄荷醇和1%月桂氮芯 卓酮、1%冰片和1%月桂氮芯 卓酮、1%冰片、1%薄荷醇和1%月桂氮芯 卓酮、1%石菖蒲挥发油和1%月桂氮芯 卓酮、1%石菖蒲挥发油。结论:基于熵权的Topsis法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可以用于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指标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cTnⅠ、BNP、CRP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对象不同性别、年龄及组间cTnⅠ、BNP、CRP含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男女性别与对照组比较cTnⅠ、BNP、CRP含量显著升高,且整组3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随着不同年龄增加,cTnⅠ、BNP含量变化也呈现不同的差异。结论:cTnⅠ、BNP、CRP在AMI患者中显著增高,且与患者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AMI诊断与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口服药物的肠道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又取决于机体的因素及吸收环境。本文从转运载体、酶、电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药物肠道吸收机制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是一种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血管炎、融合性坏死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病变及视网膜脱离为特征的眼部综合征。但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伴有视网膜脱落的高风险,临床诊断较难,且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治疗该疾病需要长期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病毒药物,且副作用较多。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ARN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形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第一跖骨远端V形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患者32例,共51足。结果本组共32例(51足)患者。术后28例患者获随访3~25个月,3例(3足)因皮神经损伤导致拇趾麻木;2例(3足)出现足底疼痛;1例(1足)术后外观不满意;1例(1足)第一跖趾关节发生坏死导致截肢。其余患者术后患足外形改善较明显,拇囊红肿消失,行走时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 V形截骨术对轻、中度拇外翻(拇外翻角40°)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几种促透剂联合使用对药物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上,采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氮酮、薄荷醇、冰片联用对双氯芬酸钠在离体裸小鼠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以累积透过量、渗透速率和滞后时间为药效指标,运用Topsis法评价促透效果。结果:对双氯芬钠的促透作用,氮酮2%、薄荷醇2%、冰片1%联用促透效果最好,其中以氮酮的促透作用最为明显。结论:三种促透剂的联合使用能有效促进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Topsis法可客观、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并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