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复位治疗小儿重度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2例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患儿,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经皮撬拨复位法,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三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73.08%)、术后半年的MEPS评分优良率(80.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85%、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3%,显著低于对照组26.92%(P<0.05).结论: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重度桡骨颈骨折简便、安全、微创、有效、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曾广军  余爱军  熊文  郭孝军 《骨科》2015,6(5):234-236
【摘要】目的 探讨第1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对19例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患者,创面缺损面积在20mm×50mm~30mm×60mm之间,拇指末节皮肤套脱合并甲床缺如13例,皮肤套脱伴甲床残留6例,均采用第1掌背动脉皮瓣联合大鱼际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术后19例拇指功能外形感觉等指标。 结果 本组12例皮瓣术后完全存活;5例术后2~4天皮瓣表面出现水疱,颜色暗红、发紫,间断拆除蒂部旋转点缝线后,皮瓣血运逐渐好转,最终存活良好;2例第1掌背动脉皮瓣尖端皮缘坏死,换药后痂下愈合,无骨外露,所有供区切口均1期愈合。经过3个月随访,手指皮瓣外形良好,指腹皮瓣感觉可,两点辨别觉6~9mm,指背皮瓣无感觉恢复;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优17指,良2指,优良率为100%,按照Michigan手外科问卷评定患者对拇指术后外观的满意度评定,非常满意15例,满意4例. 结论 该术式疗效满意,是治疗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可行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肱骨远端C型骨折属关节内骨折,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或有限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既不能恢复关节解剖形态和关节面平整,又因外固定时间较长,不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引起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1,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AO/OTA C型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应用前外侧入路联合内侧MIPPO治疗的AO/OTA C型Pilon骨折患者51例,男性42例,女性9例;年龄19~72岁,平均46.8岁;摔伤32例,道路交通伤19例.分析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螺钉松动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发生率、踝关节的运动范围(ROM)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4~30个月,平均2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对位对线良好,平均愈合时间(10.3±4.0)个月.VAS和AOFAS评分术后12个月[(2.1±0.5)分、(82.8±15.3)分]与末次随访[(2.0±0.6)分、(81.9±18.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肢踝关节背屈ROM为(13.0±2.2)°,跖屈ROM为(38.3±3.6)°.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失效、螺钉松动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致延期愈合,予伤口换药后二期愈合.结论 对于AO/OTA C 型Pilon 骨折而言,选择前外侧入路联合内侧 MIPPO,不仅临床疗效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治疗。结果随访4~24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3~7个月骨折正常愈合,14例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屈曲位均大于100°,X线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假体松动。结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对骨折端破坏小、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和氟哌利多在硬膜外麻醉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或中下腹部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氟哌利多组(D组),硬膜外麻醉后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mg/kg和氟哌利多0.05mg/kg。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镇静程度、术后遗忘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两组患者MAP、HR、RR、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1(用药后5min)时MAP、HR、RR及SpO2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两组在各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OAA/S评分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各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完全遗忘、不全遗忘及无遗忘的发生率分别为78%、17.1%和4.9%,D组分别为12.2%、19.5%和68.3%。M组完全遗忘率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咪达唑仑和氟哌利多均为用于硬膜外麻醉中安全有效的镇静药,但咪达唑仑独特的顺行性遗忘作用明显减少患者对手术的痛苦感受,其效果优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工读男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整群抽取195名工读男生做被试,对其进行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应付方式问卷与依恋问卷的测量。结果①差异检验:孤独感在年龄和家庭结构上差异不显著(U=1.676和1.384,P0.05);在年级上差异显著(U=3.328,P0.05);②相关分析:工读男生孤独感与自尊、积极应付方式和朋友亲和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49,P0.05;r=-0.369,P0.01;r=-0.207,P0.01);工读生孤独感与消极应付方式、家庭焦虑性和朋友焦虑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49,P0.05;r=0.227,P0.01;r=0.439,P0.01);③回归分析:自尊、依恋和应付方式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解释总变异的54%,F(4,190)=53.716,P0.001。结论自尊、依恋和应付方式是工读男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郭孝军  曾广军  汪元成  尹青山  文汉林  徐卫国 《骨科》2013,4(3):137-138,153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采取颅骨牵引、手法牵引及前路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8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固定,随访6.0个月~7年,平均16.4个月,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愈合,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对于新鲜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可通过先牵引复位配合术中手法牵引,尽量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关节、椎间孔形态变化与棘突撑开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脊柱疾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使用3具存在不同程度腰椎退行性变新鲜尸体作为标本,暴露出关节突周围关节囊韧带和棘间韧带,撑开L3~L4、L4~L5棘突,比较不同撑开高度时椎间孔高度和宽度以及小关节位移的改变。结果在撑开2 mm、4 mm后椎间孔高度和小关节位移较原始状态均有明显改善(P 0. 05);椎间孔宽度上撑开2 mm后较原始状态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而在撑开4 mm后椎间孔宽度较原始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撑开棘突可有效改善小关节位移,增加椎间孔高度,但对椎间孔宽度的改善需足够的距离才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松解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采用关节镜等离子刀松解臀肌挛缩症患者23例(33侧),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5~41岁,平均(26.1±3.8)岁.同期开放性手术治疗11例17侧,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4~36岁,平均(23.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