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STAAD)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STAAD术后并发ARDS且行俯卧位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俯卧位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预后和不良事件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264例STAAD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并发ARDS并行俯卧位通气患者40例,其中男37例、女3岁,平均年龄(49.88±11.46)岁。与俯卧位通气前相比,俯卧位通气开始后4 h、12 h,俯卧位通气结束后2 h、6 h氧分压、氧合指数及末梢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P<0.05)。俯卧位通气结束后2 h,氧合指数<131.42 mm Hg提示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或多次俯卧位通气。结论 STAAD术后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患者氧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研发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探讨其在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HFMEA为理论框架,组建多学科团队,对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血管活性药物给药流程进行失效原因及危害分析,经充分讨论后重新修订流程,自主研发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CDSS,在试点科室通过非同期对照研究开展应用并监测其成效。结果:应用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CDSS后,患者的给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68%降至0.43%,且干预后护理记录不完整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例数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点科室58名临床护士对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CDSS的给药流程合理性、用药观察规范性、用药记录准确性、系统操作便捷性、临床推广可行性评分的均分皆高于4分(满分5分)。结论:基于HFMEA开发的危重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CDSS可有效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给药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便于临床护士进行信息核实、用药、换药、病情观察和护理记录等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护士信息胜任力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价护士信息胜任力水平提供工具。方法 基于TIGER护理信息学能力框架并立足目前医疗机构护理信息化发展现状,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和两轮德尔菲法形成初始量表。采取便利抽样选取9所三级医院的593名护士进行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 护士护理信息胜任力评估量表包含计算机能力、信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3个维度,共26个条目,提取的3个公因子解释总变异量的75.848%;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6,分半信度系数为0.893,重测信度为0.805。总结 护士信息胜任力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条目数量合理,适用于评价护士护理信息胜任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roQuest和APA PsycNET数据库中TAAD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其独立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6篇横断面研究、5篇队列研究和1篇病例对照研究。年龄、术后性活动受限、睡眠质量、服药依从性、术前身体状况、运动习惯的病人因素,术前灌注不良综合征、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恢复时间的疾病因素,以及手术方式、术后心脏康复的治疗因素,均可能影响TAAD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其中年龄、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时间与TAAD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受病人因素、疾病因素及治疗因素影响,TAAD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部分影响因素尚存在争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