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35例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脑梗死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定标准,治愈17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其中死亡者均为成年人,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结论 脑外伤患者术后容易并发脑梗死.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外伤性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238例脑疝发生前2h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并与同期198例未发生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疝组前驱期征象如昏迷加深、烦躁加重、尿失禁、侧脑室和外侧裂受压变窄伴脑基底池受压变窄、生命体征改变具有特征性,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疝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应作为超早期开颅的重要依据,是特殊的、迫切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2 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年龄、性别、GCS评分、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呕吐误吸、PaO2 /FiO2 等相关因素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结果年龄、GCS评分、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呕吐误吸、PaO2 /FiO2 等因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年龄、GCS评分、胸部外伤程度、呕吐误吸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PaO2 /FiO2 是判断伤情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可出现系统性低血压或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功能异常犤1犦。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可直接造成病人的死亡。近5年来,本院遇到颅脑损伤后心功能不全病人2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8~64岁,平均36岁。2.临床资料:轻中型颅脑损伤6例,重型颅脑损伤22例,均否认心血管疾病史。于颅脑损伤后1~4天出现心功能异常表现,其中血压异常28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18例,左心衰竭8例,全心衰竭2例。3.结果:痊愈25例,死亡3例,其中1例因脑疝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挫裂伤的短期及跃期疗效,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大小骨窗的疗效差别.方法对100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及头颅CT中线移位和基底池形态改变以判定减压术的短期效果:分析3月后GOS预后评分以判定减压术的艮期效果;按骨窗范围大小分为大骨瓣组和中等骨瓣组,分析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后,能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在270mmH2O以下,P〈0.05;术后第1、3、7天颅内压与术前颅内压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手术后颅脑CT显示的中线移位程度与基底池形态较术前CT均有明显改善,P〈0.05。大骨瓣组第1、3天颅内压较中等骨瓣组为低.P〈0.05;但第7天颅内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伤后3月随访结果:恢复良好52例(52.0%)、轻残16例(16.0%)、重残12例(12.0%)、植物生存4例(4.0%)、死亡16例(16.O%),而且统计分析得出大骨瓣组预后优于中等骨瓣组,P〈0.05;大、中等骨瓣组的常见手术并发症切口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颅内感染、外伤性脑积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及改善CT影像学征象,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重残率.从而改善脑挫裂伤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疗效:早期进行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优于中等骨瓣减压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幕裂孔切开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科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观察手术前后四叠体池、环池和脚间池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四叠体池、环池和脚间池的显现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郑绍俭  熊建平  邱政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617-1617
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是神经外科领域既常见又棘手的问题,重型颅脑损伤后常并发CSWS,若得不到及时纠正,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和预后.而且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5年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CSWS患者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和颅内高压相类似 [1 ] ,容易延误诊治 ,我院 1 995年 1 0月~ 2 0 0 2年 4月收治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 5 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5 6例中 ,男 46例 ,女 1 0例 ,年龄 1 3~ 75岁 ,平均 3 5岁。单纯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 1 3例 ,颅底骨折脑脊液漏合并脑挫裂伤 1 8例 ,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6例 ,颅内血肿 1 0例 ,重度开放性颅脑损伤 5例 ,脑震荡 2例 ,开颅术后 2例 ;多发性创伤致低血压休克 1 2例 ;直立性头痛 ,恶心、呕吐 3 8例 ,表情淡漠 5例 ,嗜睡 3例 ;腰椎穿刺测压 80~ 70 mmH2 O(1 0 mm H2 O=0…  相似文献   
9.
陈晟  邱政  郑绍俭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22-1422
高血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除了一般颅脑外伤的表现之外,还有原发性高血压的特点。因此病情容易变性大,在监护和手术时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容易延误病情,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轴突损伤 (简称 DAI)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死亡率很高 ,本文报道我院1 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收治 DAI2 1例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男 1 6例 ,女 5例 ,男女之比为 3 .2∶ 1。年龄2 4~ 70岁 ,平均年龄 47岁。头部旋转性损伤 1 3例(6 1 .80 %) ,直线加速性损伤 5例 (2 3 .81 %) ,原因不明 3例 (1 4.2 9%)。 2 1例病人均神志不清 ,无中间清醒期 ,GCS评分 3~ 6分。头颅 CT显示大脑半球实质内、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等处有多发性小出血灶或伴有脑组织弥漫性肿胀、脑室缩小、环池消失。2 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入院或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