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根生  毕大卫  季聪华  郑珣 《中国骨伤》2003,16(10):613-614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外科术后感染率明显上升,同时,在医院环境诱导了对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产生或引起细菌或霉菌的二从感染.为了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抗生素药物的副反应,自2001年1月份开始,我们采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运用,与以往同期相比,骨科术后感染率明显下降,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和凝血五项,分析MA与D-D、TT之间的关联性,探讨MA在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应用,从而为临床制定干预治疗方案提供支持。方法对2018年10月至12月101例住院病人围手术期血栓弹力图和凝血五项检测,以D-D、TT结果正常组的MA为对照组,D-D、TT结果异常组的MA为实验组,分析MA与D-D、TT的关联性。结果 MA与D-D有关联;D-D异常组与正常组的MA值有差异性(P0.05)且D-D升高MA值升高;TT异常组与正常组的MA值有差异性(P0.05)且TT延长MA值不升高。结论围手术期血栓弹力图MA与凝血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金建峰  郑珣 《中国药师》2015,(7):1180-1182
摘 要 目的: 评价盐酸克林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腰椎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60例腰椎手术后感染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清创后分别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盐酸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3周。监测两组患者治疗3周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体温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第2周开始,观察组患者体温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5,10,14天,观察组CRP、WBC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均显著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67%和80.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腰椎术后感染效果优于克林霉素,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病例8岁、女(小学3年学生),从2岁左右便中混有头发,从4岁左右家人发现小儿吞入自己拔下的头发。从小学2年级时经常腹痛,3年级几平不能上学。1959年6月因1日内发生数次间歇性上腹部痛疼,曾呕吐2次,吐物中混有头发而入院检查。入院时查体:身长126em,体重20.5kg,营养一般,无贫血、浮肿,腹部平坦,触之心窝部较硬,有一手拳大小,表面光滑,可活动的肿物。枕部出现脱发。检查结果:血生化检查无异常,便潜血阴性,便中混有数根头发。上消化道双重造影可见十二指肠球部有一活动性肿物、胃内窥镜可见表面上附着粘液的毛发胃石。8月7日胃切开取出毛发胃石,全身28cm、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致闭经( CIA)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绝经前乳腺癌行化疗患者(化疗次数≥4次),随访化疗后患者月经情况,分析年龄、病理分期、ER、PR、HER2状态、化疗方案、内分泌药物运用对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CIA的影响。结果79例乳腺癌患者中61例(77.2%)发生CIA,18例(22.8%)未发生CIA。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 CIA 发生相关,AUC 0.693(P=0.013,95% CI:0.552~0.833),年龄影响CIA的最佳临界值为38岁。 CIA 发生与病理分期、ER、PR、Her2状态、化疗方案无关(P>0.05),与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可能相关(P=0.04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CIA的发生明显相关(P=0.012,OR=6.036,95%CI:1.489~24.469),与其他各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年龄≥38岁是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CI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已知有抑制骨髓、消化道障碍、发育障碍及脱发等。近年,对以白血病为主的小儿恶性肿瘤,联合应用作用强的一些制剂如柔毛霉素、阿霉素等蒽环类药物,引起了重要的心脏毒性副作用。作者对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儿用化疗,相继引起3例心肌病,现加以介绍。一、临床特征心脏毒性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心脏毒性出现在用药后数小时~数日,主要可见心电图异常,即室上性心动过速、期外收缩、室内传导障碍、非特异性ST-T段变化或QRS波群变低等。这些改变是因给药量不同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几乎是暂时的,可在治疗中或治疗停止时恢复正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7年6月至1998年6月应用抓髌器央持整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冶疗粉碎性髌骨骨折58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类固醇靶器官中如类固醇受体异常,则不出现类固醇的生物效应。血中类固醇浓度虽然很高但不出现类固醇升高的相应临床症状,即靶细胞对类固醇不反应。根据类固醇种类不同分为以下各种: 糖皮质激素不反应症此症在世界上报道了四个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的心血管后遗症造成小儿突然死亡和严重心脏损害。对此应全面监护。一、冠状动脉瘤、扩大性病变急性期约半数引起冠状动脉的扩大性病变,残存冠状动脉瘤者占10~20%,经1~2年半数正常,动脉瘤消退。其余残留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壁不整,甚而致闭塞性病变。发展为缺血性心脏病者占3%以下。急性期冠状动脉癌发展成闭塞性病变的危险因素:(1)巨大冠状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惊恐障碍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于第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1例患者脱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从第2周开始见效;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缓解或减轻,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