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椎间盘中心平面的CT扫描图像上,对下腰段82个正常椎间盘(男49个,女33个)及相应平面后方之硬胶囊、椎管的矢径、横径和面积进行了测量,并用指数形式来表示前、后二者间各项指标的比例关系。通过与40个(男27个、女13个)膨出椎间盘的比较分析,发现硬膜囊面积/椎间盘面积、硬膜囊矢径/椎间盘矢径及椎管矢径/椎间盘矢径等三个指数在椎间盘膨出的诊断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成人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撑开复位、一期伤椎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减压及复位效果满意,其中31例神经功能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占肱骨近端骨折90%。由于骨折不稳定,手法复位外固定,存在移位可能。手术方法很多,均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骨膜剥离范围广泛等诸多缺陷。我科自2001年1月-2004年5月共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共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运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显露、综合运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解剖复位24例,好4例,差2例,复位优良率93.33%。随访26例,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4.62%。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显露、综合运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课题组以前的实验证实,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基因重组腺病毒可高效感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之大量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促进局部新生血管生成,有利于组织修复。实验观察腺病毒介导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基因转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研究所和创伤骨科完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健康成年男性自愿者.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纯化后随机分为4组:①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腺病毒组。②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病毒组。③阳性对照组:培养液中添加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钠。④空白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各组细胞处理后12 d,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培养上液碱性磷酸酶活性;于处理后14 d.应用Von Kossa染色法检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骨胶原结节形成情况。结果:①经多次换液传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均一梭形形态、处理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腺病毒组与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逐渐趋于扁平.突起减少;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病毒组和空白对照组形态无明显变化。②Von Kossa染色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腺病毒组与阳性对照组可见大量红色骨胶原结节形成,明显多于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病毒组和空白对照组,③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腺病毒组与阳性对照组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病毒组和空白对照组(F=165.18,P=0.00)。结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基因重组腺病毒基因转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验证了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疾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四肢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2例四肢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MSCs治疗。结果:9例获得了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5个月(4~7月),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骨痂形成。骨折愈合率为75%(9/12)。结论: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MSCs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A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了27例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片。结果 随访27例,时间12月-40月,平均20月。椎体前后缘高度及节段性后凸角有明显恢复,椎管狭窄指数有明显改变,神经损伤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急性髌骨脱位患者28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放射学检查,测量Q角和全身关节松弛度。全部手术均在关节镜监视下施行。首先进行全面的关节内探查,然后取出游离的软骨和骨软骨碎片,修整损伤的软骨面,最后松解外侧支持带以及紧缩缝合内侧支持带。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2.5年,平均1.1年,均未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脱位。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78.2±4.6)分提高至(92.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手术是诊断和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优良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采用带第一、二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the 1st,2nd intercompartmental supra-retinacular artery,1,2-ICSRA)的桡骨茎突骨瓣植骨结合Herbert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采用带1,2-ICSRA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瓣植骨结合Herbert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1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其手术前后的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17例病人的平均随访时间为6.3个月(3.5~12.0个月).无周围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或一过性感觉神经失用等并发症发生,带1,2-ICSRA的桡骨茎突骨瓣无松动及脱落;术后6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Mayo腕关节评分分别为(63.13±5.38)分、(86.38±3.25)分,VAS评分分别为(3.04±1.04)分、(1.04±0.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25,P=0.000;t=7.841,P=0.000);按Mayo腕关节评分: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12%.结论 采用带1,2-ICSRA的桡骨茎突骨瓣植骨结合Herbert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Harrington-Luque联合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评价Harrington Luque联合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 方法 应用Har rington Luque联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16例。 结果 术前Cobb角平均 81 5° ,术后平均2 8 5°,矫正率达 6 5 % ,平均身高增加 5 2cm。经 1~ 9年随访 ,融合良好 ,无一例复发。结论 该方法撑开力大、应力分散 ,能最大限度矫正脊柱侧凸畸形 ,内固定稳定 ,有利于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