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27<'tipl>、ki-67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36);ki-67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00);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的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结论:P27<'kipl>蛋白表达的下降及ki-67的表达升高可能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Skp2和p27kip1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Skp2(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27^kip1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Skp2、p27^kip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kp2蛋白表达增高,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kp2蛋白和p27^kip1蛋白呈负相关(P〈0.01)。结论Skp2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通过调节p27^kip1等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降解而促进瘢痕组织中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睑袋整复术中眶隔脂肪的合理保留与利用对术后形态的影响。方法35例下睑袋整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去除眶脂肪法,观察组20例采用弓缘眶隔脂肪释放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凹陷区域有明显改善,面中部过渡区呈现年轻化,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肿胀,后逐渐消退;对照组下睑臃肿情况有明显改善,但泪槽凹陷等情况无明显改善,只是使下睑松弛与臃肿形态得到改善。结论下睑袋整复术中眶隔脂肪的合理保留与利用与传统睑袋修复法相比,效果更为明显,使睑袋矫正更为合理、自然,眶区面中部年轻效果优于传统睑袋修复法。  相似文献   
4.
郑若  曾荣洽  邹承浩  余谦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88-2489
目的探讨影响整形美容手术效果的因素,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92例整形美容手术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整形美容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92例整形美容者中32例对总体效果不满意,占34.78%。分析不满意的原因,21例是由于对手术期望值过高,占65.62%;6例是由于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当或术前设计出现偏差,占18.75%;5例术后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占15.62%。21例对手术期望值过高的整形美容者经术后沟通解释后提高了认知,基本满意;6例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当或术前设计出现偏差者通过再次手术后效果满意,5例术后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者给予对症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结论影响整形美容手术效果的因素较多,医院方面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应严格把好整形美容质量材料关,在整形美容前应针对不同的美容者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沟通交流,提高整形美容者的认知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Jun活化结构域结合蛋白-1(Jun activation domain binding protein-1,JAB-1)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2,SKP-2)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抑制因子P27^kip1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结合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JAB-1、SKP-2及肿瘤抑制因子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中JAB-1和SKP-2的表达均较正常皮肤高,而P27^kip1的表达则较正常皮肤低;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之间的各表达指标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病理性瘢痕组织中JAB-1和SKP-2的表达均与P27^kip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分别为r=-0.630,P〈0.01和r=-0.538,P〈0.01)。结论JAB-1和SKP-2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增高,促使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7^kip1蛋白的降解,从而影响创伤的愈合过程,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间隙连接蛋白43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隙连接(GJ)是细胞间连接方式的一种,是相邻细胞间物质和信息直接交换的膜通道结构,由相邻胞膜上的连接子端对端连接而成。每个连接子包含6个哑铃形的蛋白亚单位——间隙连接蛋白(Cx),中间形成一窄小的六棱形小孔道。两细胞间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信号分子等(相对分子质量≤1kD)能够通过孔道进行相互交换。相邻细胞间通过GJ介导的连接通讯(GJIC)能够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从而对细胞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稳定,以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胚胎发育等生理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间隙连接蛋白43(Cx43)作为Cx基因家族中数量最为丰富的成员在GJ介导的GJIC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创伤愈合、瘢痕形成、多种皮肤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的发生等密切相关。现就当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