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有时影像学表现与三叉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等相似,易误诊。今收集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MRI和临床资料完整的听神经瘤病例,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张空气灌肠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大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60例疑似大肠癌患者CT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60例患者顺利完成扫描,其中54例(90.0%)空气灌肠准备满意。60例中大肠癌55例,其中位于盲肠2例、升结肠5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区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9例、乙状结肠-直肠6例、直肠26例。CT表现主要为肠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肿块伴溃疡等,伴有不同程度充盈缺损及肠腔狭窄。60例病例CT诊断55例大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40.0%和95.0%;与55例大肠癌病理分期对照,MSCT总体准确度为83.6%,各期分期准确度分别是:Ⅰ期83.3%、Ⅱ期76.9%、Ⅲa期84.6%、Ⅲb期80.0%、Ⅳ期100.0%。结论低张空气灌肠16层螺旋CT检查是大肠癌术前检查的较好的方法,结合多项图像后处理资料能对大肠癌提供较准确的诊断及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中央带癌(CG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GPca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磁共振DWI资料,分析其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图的表现特点,分别测量癌灶和BPH组织的ADC值,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8例CGPca灶在DWI上均呈较明显的高信号,相应ADC图呈低信号,其中4例癌灶局限在中央带,常规磁共振成像诊断为BPH。BPH在DWI上均呈较低信号,ADC图呈较高信号,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信号接近。8例癌灶的平均ADC值与30例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磁共振DWI对CGPca灶的诊断意义较大,结合ADC图有利于与BPH组织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发肺炎实变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肺炎实变型肺MALT淋巴瘤的MSCT和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右肺中叶5例,下叶2例,左肺上叶1例,下叶3例;大叶性实变7例,节段性实变3例,非节段性实变1例;2例病灶边缘模糊,类似于炎症,6例边缘模糊程度介于炎症与肺癌之间,3例边缘相对清楚;同邻近胸大肌密度相比较,9例病灶呈略低密度,2例与胸大肌密度接近,CT值39.6~53.3 Hu,平均42.5 Hu;11例病灶内部均未见明显坏死、囊变,9例病灶内见形态及走行相对正常的“空气支气管征”,其中3例内部同时伴有小囊腔;7例CT增强检查,均呈轻~中度较均匀强化,CT值50.5~85.7 Hu,平均66.1 Hu;5例病灶内见“血管漂浮征”;11例病灶均未见明显胸腔积液,2例病灶邻近胸膜增厚,2例伴有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结论单发肺炎实变型肺MALT淋巴瘤CT上往往表现为肿瘤样的实变、炎症样模糊边缘,多轻、中度较均匀强化,内部常有固有结构的残留,部分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及“血管漂浮征”。MSCT对该肿瘤的的诊断及鉴别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SCT对肝脏转移性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肝脏转移性间质瘤的MSCT资料.结果 18例中,原发灶位于食管下段1例,胃8例,小肠7例,肠系膜1例,腹膜后1例;其中多发16例,单发2例;15例为囊实性,壁厚薄不均,3例为实性;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最大径8~150mm;平扫17例呈不均匀较低密度,边界相对较清晰,1例出现不均匀钙化;增强强化不均匀,9例明显强化,7例中等强化,2例轻度强化;15例囊实性肿瘤中央可见未强化坏死区.结论 肝脏转移性间质瘤常多发,大小不等,边界相对清晰,少有钙化;多数肿瘤内部可见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增强以明显强化或中等强化多见,MS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颈段脊柱活动度较大,是外伤好发部位。颈部外伤后,可仅有脊髓损伤,而无颈椎骨折和脱位征象。本文收集30例无骨折或脱位的颈段脊髓损伤病例,就其MRI表现,病灶大小及损伤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好发于青壮年 ,较常见。以往放射学诊断依靠关节造影 ,虽可对一部分病例作出诊断 ,但操作技术较复杂 ,属创伤性检查 ,给患者增加痛苦 ,且假阳性和假阴性发生率颇高。CT问世后 ,半月板扫描技术简单 ,不增加患者痛苦 ,且诊断正确率较高。本院近 2年共做半月板CT扫描 14 0例 ,诊断半月板撕裂 48例 ,其中 14例经手术证实 ,鉴于国内文献有关CT诊断报告较少[1] ,本文报告经手术证实的 14例CT诊断经验。1 材料与方法14例中 ,男 11例 ,女 3例。年龄 19~ 62岁 ,平均 3 5岁。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10年 ,平均 11个月。主要临…  相似文献   
8.
肝脏血管肉瘤是罕见肿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肝脏血管肉瘤CT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期望对该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张空气灌肠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大肠癌的62例患者行低张空气灌肠,以16层螺旋CT行低剂量平扫及增强扫描(120kV,管电流70mA),将图像经工作站后处理,综合多项图像资料作出诊断,并与肠镜、钡灌肠结果进行对照。[结果]62例患者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无明显降低,原始图像经后处理效果较好,能较清楚显示病变。结合后处理图像,低剂量16层螺旋CT诊断大肠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57.1%和95.2%;CT诊断大肠癌的准确率高于肠镜及钡灌肠(P〈0.05)。CT分期准确率为83.6%。[结论]低张空气灌肠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放射剂量,结合多项图像后处理资料能基本满足大肠癌的筛查及术前分期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S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MSCT及MRI表现.28例均行MSCT扫描(平扫及增强),19例患者加行MRI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信号及强化特征.结果 28例共31个病灶,肾上腺腺瘤9例,边界清晰,CT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未显示钙化,有轻度强化,MRI表现为信号均匀,无坏死囊变;嗜铬细胞瘤6例,呈混杂密度和信号,CT明显不均匀强化,MRI T1WI类似于肝脏,T2WI呈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皮质癌5例.CT呈不规则大肿块,边缘模糊,不均匀增强,MRI表现为稍长或等T1混杂T2信号;转移瘤2例,源于肺癌及乳腺癌转移,CT呈均匀稍低密度,有轻微强化,MRI为长T1长T2信号;节细胞神经瘤1例,CT为实质性肿块,增强不明显,MRI为长T1长T2信号;髓质脂肪瘤3例,表现规则肿块,边界锐利,呈脂肪性密度强化不明显,MRI短T1长T2信号;囊肿2例,较规则,边界清晰,增强无强化.结论 MSCT、MRI对评价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