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ogo-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中Nogo-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8)、急性脊髓损伤组(B组,n=24)和急性脊髓损伤后大剂量MP治疗组(C组,n=24),C组在损伤后早期从尾静脉注射大剂量MP治疗。分别在术后3、7、14d对B、C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行BBB评分,再在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和Nogo-A在脊髓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同时应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组相应时间点Nogo-A表达量,并与A组比较。结果:B、C组大鼠在损伤后各个时间点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Nogo-A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分布于神经细胞的细胞浆和脊髓神经纤维周围呈包裹神经纤维的状态。B、C组各个时间点Nogo-A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5),7d时最高,14d时的表达量仍高于正常组;C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ogo-A显著升高,早期应用大剂量MP对Nogo-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大鼠成肌细胞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借助支架材料的有序排列构建具有理想方向性组织工程化骨骼肌的可行性。方法:将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平行折叠并制备成类圆柱体状,与大鼠成肌细胞L6体外复合培养。以18s RNA为内参照,运用半定量RT-PCR检测大鼠成肌细胞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在体外培养早期的变化。结果: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于体外培养第4d,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结论:大鼠成肌细胞与具有平行结构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早期,骨骼肌α-肌动蛋白的基因表达与骨骼肌再生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相似文献   
3.
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Id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大鼠Id2基因真核荧光表达载体,为骨骼肌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有效的分子工具。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Id2全长cDNA,利用T4 DNA连接酶将载体pGEM-T和Id2 cDNA进行连接,构建克隆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1酶切pGEM-Id2克隆载体和pEGF-C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Id2,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cDNA片段大小和序列的正确性;并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将Id2基因导入L6成肌细胞中。结果:经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pEGFP-C2-Id2含大小正确的正向Id2 cDNA片段,获取了转染外源性Id2基因的L6细胞。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同时携带有G418筛选位点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Id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锗诱导L6成肌细胞株的MyoD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肌细胞的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氧化锗(GeO2)处理大鼠的成肌细胞系L6,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MTT分析GeO2对成肌细胞的影响,用RT-PCR检测MyoD基因表达。结果:发现GeO2在损伤成肌细胞的同时,能够诱导MyoD基因的表达,表明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MyoD基因表达的增强是线粒体肌病中骨骼肌萎缩的一个信号分子,MyoD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线粒体肌病检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尾壳核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分布,以及脑缺血后其免疫阳性神经元细胞构筑学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2005在南方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进行。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缺血组,每组18只。脑缺血组用双侧颈总动脉阻塞法建立脑缺血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不结扎颈总动脉。分别于造模后3,7,30d处死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ABC法显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图像分析系统测尾壳核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大小(神经元以>25μm为大型,25~15μm为中型,<15μm为小型)。结果:经补充后36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大小和分布不均一,尾壳核背外侧胞体相对较小,数目较多,而腹内侧体积虽大,但较稀疏。②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目: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脑缺血组缺血后7,30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大小:对照组以中型细胞为主,其次为小型神经元,大型细胞少,三类神经元在不同的时期比例恒定。脑缺血组在缺血后3和7d,中小型神经元变化较明显,其中大型和中型神经元逐渐下降,在缺血30d时中型神经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缺血后3,7d(P<0.01),而小型神经元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缺血后3,7d(P<0.01)。结论:脑缺血后尾壳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减少,而且中型细胞减少为主,小型细胞所占比例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6.
乙双吗啉引起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死亡1例王诚家,邱小忠患者吴××,男,41岁。因头昏乏力1个月,牙龈出血伴畏寒发热4天,于1993年12月6日入院。患者在1个月之前感全身乏力、头昏,呈进行性加重,并反复出现咽痛,牙痛及口腔溃疡、出血,迁延不愈。患寻常型银...  相似文献   
7.
用MRI图像系统评价颞下颌关节盘一髁移位,土耳其学生腭隆凸的发生率,前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区骨矿化密度的比较,足底内、外侧神经间交通支的解剖学研究,个例报道:同时患隐睾、左盆腔肾、肠旋转不良1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大鼠嗅鞘细胞体外培养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体外纯化培养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稳定方法并观察培养嗅鞘细胞(OECs)形态学特征。方法:原代培养成年雄性SD大鼠嗅球的嗅神经层和颗粒层中提取的OECs,利用差速贴壁和阿糖胞苷(Ara-c)抑制法除去混杂的成纤维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以获得纯化的OECs。用P75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OECs,计算纯化度。结果:此方法获得的OECs纯度可达93%以上。OECs的外形主要以突起细长的双极和三极为主,或无突起呈“煎蛋样”,随时间延长细胞生长排列呈现一定方向性。结论:此方法稳定易复制,可获得高纯度的OECs。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对L6成肌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H2O2对L6细胞活力的影响;观察H2O2引起的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myogen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1h),低浓度的活性氧(50μmol/LH2O2)有利于细胞的生长(P<0.05);H2O2处理12h后,50和150μmol/L的H2O2能够诱导成肌细胞分化的标记分子-myogenin基因的表达,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H2O2能够诱导肌管的形成,促使成肌细胞的分化。结论 活性氧可能是细胞内诱导细胞生长与分化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模拟缺血再灌注(IR)培养乳兔窦房结细胞(SANC)损伤及左旋精氨酸(L-Arg)干预作用。方法:对SANC模拟低糖缺氧培养,添加L-Arg和L-Arg L-NAME与培养细胞共同孵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I120组;I120R120组;I120 L-Arg组;I120R120 L-Arg组;I120 L-Arg L-NAME组;I120R120 L-Arg L-NAME组。结果:I120组、I120 L-Arg L-NAME组较多细胞核浓缩,胞质嗜酸性增强为紫红色;AO荧光染色示凋亡细胞体积明显缩小,核呈黄绿色,断裂为多个碎块状,碎裂的核由膜包裹着凸起于细胞表面呈黄绿色凋亡小体,与I120组、I120R120组比较,I120 L-Arg组、I120R120 L-Arg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而I120 L-Arg L-NAME组和I120R120 L-Arg L-NAME组无明显改善(P>0.05);电镜下,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固缩,聚集于核膜呈境界分明的块状或新月形小体,染色质凝聚于核周边;细胞核分解成大小不等的浓缩团块,游离于胞浆中。结论:①模拟缺血一定时间后可以诱导SANC凋亡,再灌注后细胞损伤加重;②NO底物L-精氨酸可减轻模拟缺血-再灌注窦房结细胞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