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研究miR-29b过表达对NIH/3T3细胞直接靶向作用及其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活化的NIH/3T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miR-29b mimics组、miR-Negative Control(miR-NC)组、TGF-β1组、TGF-β1+miR-29b mimics组、TGF-β1+miR-NC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R-29b、COL1α1、COL3α1、TIMP-1、MMP-9、HSP47、α-SM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miR-29bmimics组与miR-NC组和Control组比较,miR-29b表达上调,COL1α1及COL3α1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TGF-β1+miR-29b mimics组与TGF-β1组、TGF-β1+miR-NC组比较,miR-29b表达明显上调(P0.01),COL1α1、COL3α1、TIMP-1、HSP47、α-SMA mRNA及蛋白均明显下降,MMP-9 mRNA及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TGF-β1+miR-29b mimics组与TGF-β1组、TGF-β1+miR-NC组比较早期凋亡明显增多,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与Contro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L1α1及COL3α1是miR-29b的直接靶向调控分子,体外上调miR-29b表达可抑制TGF-β1致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及细胞活力,并可促进细胞凋亡,为进一步研究体内肝纤维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在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2008—2012年期间同济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肝穿标本7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47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增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P47、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 RNA水平的表达。构建实验性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第6、8、12周取小鼠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47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SP47的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及Ⅰ型胶原纤维增生情况。结果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的HSP47主要表达在肝脏间质细胞及虫卵结节周围,并随纤维化程度进展显著增多(P均0.01),与Ⅰ型胶原增生趋势平行。各纤维化分期患者肝组织胶原及纤维化相关因子CTGF及TGF-β1 m RNA表达均明显高于S0期无纤维化患者(P均0.01)。在肝纤维化模型小鼠中HSP47随纤维化进展其表达亦显著升高,感染后第6、8、12周,HSP47及Ⅰ型胶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小鼠(P均0.01),同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 HSP47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和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肝组织中表达均上调,且随Ⅰ型胶原、CTGF、TGF-β1增多呈相同趋势,其有望成为肝纤维化新的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促进骨折肢体肿胀消退。方法将50例骨折后严重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抬高患肢30~60°,以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肿胀;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新鲜马铃薯局部外敷。 结果显效时间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鲜马铃薯局部外敷能促进肿胀消退,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5岁.因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一天来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腹平软,右上腹压痛,腹部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6次/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热休克蛋白47-短发夹RNA(HSP47-sh RNA)调节肝星状细胞(HSCs)膜受体对日本血吸虫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鼠肝纤维化模型,感染前(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后第4、9、14周,分别随机取5只小鼠,提取肝脏组织总RNA,采用RT-PCR检测HSP47 mRNA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47蛋白表达情况,用RM-6240BD型多道生理信号系统动态检测模型鼠门静脉压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SCs膜内皮素受体(ETAR和ETBR)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感染前和感染后14周的模型鼠肝组织膜受体表达情况,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时间点的HSP47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门静脉压力、ETAR和ETBR相对表达量的关系。用HSP47-sh RNA质粒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和血吸虫肝纤维化模型鼠,并设阴性对照组(空质粒)和空白对照组(PBS),每组12只血吸虫感染模型鼠。采用RT-PCR检测NIH/3T3细胞转染0、24、48 h及模型鼠干预至第14周的HSP47 mRNA、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应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膜受体(ET、TGF-β及PDGF的受体)的MFI。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模型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第4、9、14周,RT-PCR结果显示,HSP4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92±1.031、1.253±2.101和0.651±1.532,较感染前(0.253±0.120)均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SP47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变化一致;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010±0.250)、(8.850±0.63)和(12.390±0.830)mm Hg,感染后第14周与感染前的(2.350±0.180)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ETAR的MFI分别为3 245±186、6 108±213和8 784±257,高于感染前的2 104±232(P0.01);ETBR的MFI分别为3 812±158、4 524±197和5 554±156,高于感染前的2 091±237(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P47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门静脉压力、ETAR和ETBR的MFI均呈正相关(r=0.750、0.750、0.508,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4周,ETB、TGF-β和PDGF的受体在肝纤维聚集部位呈强阳性表达。HSP47-sh RNA转染NIH/3T3细胞48 h后,RT-PCR结果显示,转染组HSP47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254±2.358,低于阴性对照组的0.911±1.391(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SP47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变化一致;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56±0.061、1.330±0.155,较阴性对照组的1.521±0.314、2.243±0.142均下调(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ETBR的MFI为53.433±5.243,高于转染前的30.825±5.460(P0.05),TGF-β及PDGF受体转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小鼠体内干预至第14周后,RT-PCR结果显示,HSP47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2.686±0.711,低于阴性对照组的6.001±0.458(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SP47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变化一致;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956±2.079和14.071±1.915,均较空白对照组的22.687±1.478和29.065±2.537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ETAR表达阳性率为(51.48±4.27)%,低于空白对照组的(81.60±6.07)%(P0.05);转染组小鼠HSC膜受体ETAR、ETBR的MFI分别为4 249±344和3 706±194,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8 538±494和5 052±213(P0.05),TGF-β和PDGF受体转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47-sh RNA可干预活化的HSC和血吸虫肝纤维化鼠,ETR变化为影响肝纤维化尤其门静脉高压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穴位贴磁药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贴磁药对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肝药治疗,治疗组60例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磁药疗法治疗,连用2~6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6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显效率43.3%,总有效率91.7%.HBeAg转阴率治疗组为13.3%,对照组为8.3%;两组肝纤维化指标下降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磁药能改善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症状,迅速恢复肝功能,能使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降低,是提高肝炎后肝硬化整体疗效且能长久施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动疗法对Ⅱ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军  邓菊红 《实用新医学》2001,3(8):673-674
目的:为观察运动疗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血液流变学,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患80例,分为运动疗法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下,运动疗法组进行运动治疗16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患运动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载脂蛋白指标。结果:运动疗法组ηb,ηP,IR,APOB-100,TG,TCH值下降,APOAI及HDL-C值升高,与入选时相比有显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性差异。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运动治疗16周后,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糖度,纠正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