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血源乙肝疫苗(下称血源苗)在我国已用十余年,对控制乙肝发病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又用基因工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下称基因苗)替代血源苗,为观察两种疫苗全程免疫新生儿后抗~HBs产生情况,我们于1997年4月~1998年6月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1.在胶州市两所医院妇产科,对产前检查HBSAg(-)的孕妇所生婴儿,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血源苗组275人,基因苗组274人,两种疫苗均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使用时均在有效期内。婴儿出生后按0、1、6免疫方案,血源苗10μg…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例青光眼减压术中一过性黑朦,伴术后短期复视,就其临床表现、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Quadrant通道系统辅助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联合显微镜下后正中小切口和经皮椎弓根螺钉两种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14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显微镜下MIS-TLIF手术组(显微镜组)、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联合MIS-TLIF手术组(经皮组)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组(开放组)。其中显微镜组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42~83 (63.29±9.09)岁;经皮组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45~82 (63.37±7.50)岁;开放组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51~82 (63.76±8.21)岁。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等一般情况;术前和术后3 d,3、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gue scale,VAS)评价腰腿疼痛缓解程度;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12个月腰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腰椎滑脱率、椎间隙高度,评价滑脱复位情况;术后12个月时采用 Siepe 椎间融合标准分析椎间融合率。结果:114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均无切口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显微镜组有1例术后8 d皮下积液,经皮穿刺引流腰围加压后,延迟愈合;经皮钉组有2例出现减压侧椎旁肌肉肌肉坏死,经清创手术治疗后延迟愈合;开放组有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术中即予游离脂肪组织填压,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等相关并发症。①与显微镜组比较,经皮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均增加,开放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均增加,但术中透视次数减少;与经皮组比较,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均增加,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减少(P<0.05)。②术后12个月3组患者ODI、JOA评分较术前均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显微镜组比较,经皮组VAS腰痛评分在术后3 d时增高,开放组在术后3 d,3、12个月时均增高;与经皮组比较,开放组VAS腰痛评分在术后3个月时增高(P<0.05)。④术后12个月3组患者腰椎滑脱率较术前均减少(P<0.05),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术后12个月3组患者腰椎融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的MIS-TLIF和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的MIS-TLIF治疗单节段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是安全有效的,显微镜下的MIS-TLIF手术可能更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和短期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张同同  王增平  王中华  文杰  迟飞  薛文  宋玉鑫  刘林 《中国骨伤》2021,34(11):1034-1039
目的:探讨骨科天玑机器人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所应用的辅助设备不同,将其分为C形臂X线加机器人辅助置钉组(观察组)和单纯C形臂X辅助下置钉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4~61(40.23±12.19)岁;T11 3例,T12 8例,L1 9例,L2 2例。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6~58(42.88±10.31)岁;T11 3例,T12 10例,L1 7例,L2 4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3 d,1周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前后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并收集术后CT影像,依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对置钉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2(7.07±0.83)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为(5.62±0.51)次,对照组为(12.54±0.52)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经积极换药后痊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8.4%(126/128)和90.3%(12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骨科天玑机器人辅助下椎弓根螺钉置入与单纯C形臂X线透视相比,前者克服了术者生理性震颤、疲劳及术中多次透视等缺点,提高了置钉准确率,是一种更加准确、安全的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  相似文献   
5.
血源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下称血源疫苗)在我国已应用15年,对控制乙肝发病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又用基因工程酿酒酵母重组表面抗原多肽乙肝疫苗(下称基因疫苗)替代血源性表面抗原疫苗,为观察两种疫苗全程免疫新生儿后抗一HBS产生情况,我们于1997年3月一1998年6月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方法在山东省胶州市的2个有代表性的综合医院妇产科,对产前检测rmsAg(一)的孕妇所生婴儿,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血源疫苗组275人,基因疫苗组274人,两种疫苗均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使用时均在有效期内。婴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