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改良的唇星状皮瓣矫正双侧上唇裂术后鼻唇畸形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特点分析,寻找有效的矫正双侧唇裂术后鼻小柱过程短、鼻尖低平、鼻翼塌陷、上唇后缩、红唇中部欠丰满等畸形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Brown鼻底上唇三角瓣和Millard前唇两叉瓣加以改良,设计成放良鼻底上唇星状瓣法,用它矫正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结论本法对前唇较宽,上唇松驰的双侧唇裂术后畸形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长法修复上唇双侧裂具有保留前唇自然唇弓缘的优点,但缺陷为修复后的唇平坦,上唇中部唇弓不明显。笔者采用双侧红唇肌瓣各带一段1mm宽的侧唇唇弓缘再造人中部唇弓的上唇双侧修复术,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再造的人中部唇弓立体感强,结构清晰唇峰明显,又避免了前唇加长法修复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口内进路下颌角及咬肌肥大矫正术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避免面部留有切口疤痕,寻找出一种简单方便的回内进路手术方式。方法:口内进路、用skruber摆动锯截除肥大的下颌角,来复锯经日内补充截除骨断面下部骨突起及部分骨下绿,再用长柄骨磨头进一步磨改。结果:12例患者面形改善明显。结论:下颌角及咬肌肥大采用正颌外科技术经单纯的日内进路不需作辅加切口即能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结核病人在管理中无论是全程督导,还是全程管理,无不涉及到质量监测问题,而质量的高低又是决定病人管理好坏和病人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我省执行世行贷款的形势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对病人管理质量,是尽快降低结核病疫情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面颈部疤痕挛缩形成颏颈粘连,绐修复治疗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以往采用皮肤移植或局部皮瓣的修复方法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作者从1987年开始采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颏颈粘连,经过较长期的临床观察,效果较为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唇双侧裂的前唇原长法修复,由于前唇唇弓缘的自身缺点使修复后人中部唇峰平坦,唇弓不明显,我们应用了在不增加前唇原长的情况下利用侧唇唇弓缘再造人中部唇弓的修复术14例,效果满意。本设计的两侧红唇肌瓣各带到一段1mm宽的侧唇唇弓缘,再以再建人中部唇弓缘和红唇,使人中部唇弓缘清析,唇峰显著,避免了该法的固有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原因、特点及修复方法,介绍了鼻小柱前唇十字形皮瓣结合交叉唇瓣修复过紧型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牙槽突裂是唇、腭裂常见的伴发畸形,并造成口腔形态和功能异常以及面部整体发育不协调。早期修复牙槽突畸形,恢复上颌骨骨性结构的完整和连续性,有助于恢复口腔正常形态和功能,利于面中、下部骨性支架的生长发育,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为此,近3年来作者在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同时进行牙槽突一期植骨修复术(简称同期手术),近期效果满意,并对此进行讨论。1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7年5月~199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颁面外科唇腭裂治疗科进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者中选择26例行牙槽突裂同期植骨修复术,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6月~16岁,平均5.2岁。26例均合并有牙槽突裂,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评价国产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同期放射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国产奥沙利铂(L-OHP)13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l天;氟尿嘧啶(5-Fu)300mg/m^2静脉滴注,第l~5天;亚叶酸钙(CF)200mg/m^2静脉滴注,第l~5天,2l天为l周期。治疗3周期。与化疗同步进行全盆腔放疗,体外照射DT50~60GY/25~30次(5~6周)。结果:共治疗52例,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7例;总有效率55.7%。一年生存率为79.0%(4l/30),2年生存率为48.0%(25/52)。主要毒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和放射性直肠炎,而骨髓抑制轻微。结论:国产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化疗结合同期放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效果好,其毒性患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Mohler''s法修复单侧唇裂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ohler‘s手术方法修复单侧唇裂,分析与常规方法的不同设计,提出在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随机选择Mohler‘s手术方法的患者的手术效果分析,提出Mohler‘s手术方法的特点,阐明手术设计的思路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63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近期效果满意。4例患者合并有小皮瓣的坏死,但不影响伤口愈合。结论:Mohler‘s手术方法设计主要借用了鼻小柱下半部的皮肤组织,从而设计的A瓣边长比Millanl Ⅱ型设计的长。因而3点下降比较充分,手术近期效果好。但是鼻底封闭采用的切口多,建议改为传统的鼻底封闭方法。手术后的缝合线容易成为直线方式,若不有意错开,容易出现术后伤口明显挛缩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