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一种既保留乳头功能又缩小肥大乳头的高度和直径的乳头缩小术式.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21例乳头肥大患者行保留乳头头部皮肤和大部分乳腺导管并缩小乳头的手术.通过切除肥大乳头侧面一个"W"形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基底部和颈部各3个三角形皮瓣,保留中央乳腺导管的方法来缩小乳头的直径和高度.结果 术后随访21例患者3~18个月,其中仅1例患者双侧乳头不对称,再次手术矫正后满意;余20例患者其术后乳头的直径和高度均明显减小,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且瘢痕不明显,乳头感觉和勃起功能正常,效果均满意.结论 该术式在保留大部分乳腺导管的同时缩小了乳头的直径和高度,手术过程操作简单,术后效果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蛆虫疗法用于修复严重感染创面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丝光绿蝇蝇卵灭菌和幼虫(3天龄)消毒两种方法进行处理,证实幼虫体表及体内无细菌病毒生长且幼虫的活力存在.将消毒灭菌的蛆虫50~100只放入创面,无菌盐水敷料覆盖,外罩尼龙网,隔日更换蛆虫及敷料一次.结果 1999年至2004年,我们将蛆虫疗法用于修复严重感染创面的患者4例,平均治疗7天,所有创面坏死组织均清除干净,有大量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表面培养无细菌生长,创面经皮片植皮后痊愈,效果满意.结论蛆虫疗法是一种修复严重感染创面安全有效的生物扩创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1,CDMP1)诱导体外培养的犬真皮成纤维细胞(Dermal fibroblasts,DF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应用CDMP1细胞诱导液对体外扩增至第4代的犬DFs进行诱导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细胞中软骨特异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培养6 d后,实验组部分DFs呈星形或多角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软骨特异的II型胶原分泌,RT-PCR检测也表明有Ⅱ型胶原、aggrecan和SOX9表达。但是诱导培养10 d后,均转为阴性。结论 CDMP1可以诱导犬DF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有可能成为组织工程化纤维软骨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修复半月板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扩增至第4代的犬真皮成纤维细胞(Dermal fibroblasts,DFs)接种于PGA/PLA支架材料上,应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1,CDMP1)细胞诱导液体外诱导培养2周后,回植于犬自体半月板缺损模型体内,移植后6个月取材观察半月板的再生情况.结果 诱导组模型内形成较大的新生半月板组织,组织学染色显示诱导组新生组织更接近于半月板组织的生理特点,尤其是内侧部分大部分细胞表现出软骨细胞特有的陷窝结构;非诱导组及空白对照组新生的组织较小,且组织学表现更类似纤维结缔组织.新生半月板Ⅰ型胶原偏振光检测显示,诱导组胶原纤维排列较非诱导组致密,出现Ⅰ型胶原的横纹特征.扫描电镜检测显示,诱导组细胞外基质与正常半月板相比较疏松,非诱导组细胞外基质则更加疏松.膝关节胫骨平台关节软骨的HE染色显示,诱导组关节面的外侧有新生半月板组织覆盖的部位关节软骨尚有部分存余,而诱导组已基本消失.结论 组织工程化细胞材料复合物能在犬自体半月板缺损模型上实现半月板再生.  相似文献   
5.
蛆虫对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蛆虫对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细菌感染的抗菌作用。 方法:①以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上分离培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指示菌,采用针刺细菌感染诱导丝光绿蝇蛆虫后,提取血淋巴分泌物,平板法做抑菌实验,以未经感染诱导的蛆虫血淋巴分泌物和头孢哌酮盐水溶液做对照,培养24h,记录抑菌圈直径。②选取2005-09/10于大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例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细菌感染的成年男性患者,行蛆虫清创治疗,将饥饿状态蛆虫进行虫体消毒后放入压疮创面内,每次放入100条,隔日更换,观察创面情况并做菌培养。 结果:①经细菌感染诱导的蛆虫分泌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未感染诱导组和头孢哌酮组[(14.8&;#177;1.8),(10.3&;#177;0.9),(10.2&;#177;1.1)mm;(13.7&;#177;1.6),(10.4&;#177;0.8),(10.3&;#177;0.7)mm,P〈0.05,0.01]。②15例压疮感染病例平均治疗9d,创面坏死组织均清除干净,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培养无细菌生长。 结论:蛆虫对脊髓损伤后压疮创面细菌感染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预防额部及全面部除皱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至2005年,我们选择100例额部及全面部除皱术患者,对照分析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预防。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35~61岁,平均43.5岁。术前无消化系统病史,未曾用过抗呕吐药物。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为对  相似文献   
7.
软骨是高等动物体内一种无血管的致密结缔组织,由位于软骨陷窝内的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根据构成软骨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不同,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纤维软骨组织存在于椎间盘、耻骨联合、半月板、  相似文献   
8.
蛆虫疗法修复严重感染创面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蛆虫疗法用于修复严重感染创面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丝光绿蝇蝇卵灭菌和幼虫(3天龄)消毒两种方法进行处理,证实幼虫体表及体内无细菌病毒生长且幼虫的活力存在。将消毒灭菌的蛆虫50~100只放入创面,无菌盐水敷料覆盖,外罩尼龙网,隔日更换蛆虫及敷料一次。结果1999年至2004年,我们将蛆虫疗法用于修复严重感染创面的患者4例,平均治疗7天,所有创面坏死组织均清除干净,有大量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表面培养无细菌生长,创面经皮片植皮后痊愈,效果满意。结论蛆虫疗法是一种修复严重感染创面安全有效的生物扩创疗法。  相似文献   
9.
两级递进式提紧浅表肌腱膜系统除皱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级递进式提紧面部浅表肌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ar aponeurotic system,SMAS)-颈阔肌除皱术效果。方法颞面颈部皮下小范围分离,颞区颞深筋膜浅面大范围分离,面颈部SMAS-颈阔肌下大范围分离,离断SMAS-颧颊部韧带。分SMAS-颈阔肌瓣为前、后两叶。先提紧前叶:在其前下方最远处以3-0涤纶线横褥式缝1针向后上提紧固定在SMAS的后上切缘处;再在其后上方以褥式缝合固定在颧弓根部骨膜上。后提紧后叶:在其前下方最远处以3-0涤纶线横褥式缝合,向后提紧固定在SMAS瓣的后切缘处;再在其后方横褥式缝合固定在胸锁乳突肌腱膜上。颞支蒂瓣也以两级递进式提紧固定,重建颈阔肌-耳韧带。额部除皱术的操作要点是确切地切除皱眉肌、降眉肌和额肌。结果共施术284例,绝大部分结果令医者与受术者双方满意。仅有9例发生中度(15~20ml)血肿,8例耳后乳突区皮瓣早期血运不良,经及时处理无不良后果产生。结论两级递进式提紧固定SMAS-颈阔肌瓣和颞支蒂瓣,对于提紧表情区,特别是鼻唇沟附近、颌缘前段的软组织松垂,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对于静态脸型或(和)动态脸型比较宽大者,上述方法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2004年至2005年,我们选择100例额部及全面部除皱术患者,对照分析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