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积雪草甙对兔耳增生性瘢痕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的模型,探讨积雪草甙(Asiaticoside,hd)对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喂养过程中死亡4只),在兔耳腹侧制备直径为1cm、深达软骨膜的圆形瘢痕93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得宝松组、低浓度积雪草甙组(25mg/m1)、高浓度积雪草甙组(50mg/m1),分别于瘢痕制备3天后局部应用相应药物,2周后取材,分别测量瘢痕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量。结果:积雪草甙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积雪草甙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二者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积雪草甙组之间,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高浓度积雪草甙注射液局部注射可以减少增生性瘢痕TGF-β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遗传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调查该家系发病情况,绘制家族发病图谱.结果 该家系三代人中有3例嗜铬细胞瘤,均在青少年期发病,发病部位均为肾上腺.均采用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治疗.1例术后发生对侧肿瘤复发,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嗜铬细胞瘤,随访1~29年无复发.结论 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多在青少年期发病.对青少年疑似患者进行候选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的诊治经验,提高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5例ACC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B超示肾上腺实质性中等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血流反射;CT均示肿瘤边缘模糊,CT值32 ~ 65 HU,强化不均匀;MRI示肿瘤边界欠清,T2加权片上2例呈高信号,1例呈高低混杂信号,病灶中心坏死区无明显强化.5例均行开放性手术完全切除肿物,术后应用米托坦2例、放疗1例;术后随访6 ~ 36个月,平均生存23个月.结论 B超、CT等检查有利于ACC的早期诊断,手术切除是治疗AC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与斑块旋切治疗下肢动脉短段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符合泛大西洋协会指南(TASC)Ⅱ分型为A、B型股浅动脉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两组纳人研究,支架置人组50例(50条动脉)和斑块旋切组50例(50条动脉).Rutherford分级3~5级。通过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首次手术费用、通畅率、术后踝肱指数(ABI)、保肢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支架置人组与斑块旋切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和86%(P>0.05)。术后AB1分别为0.82±0.19和0.80±0.27(P>0.05)。首次手术费[(34820±1051)元比(45635±1358)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98.0%比98.0%)、1年(89.8%比85.7%)及2年(73.5%比68.8%)—期累积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二期累积通畅率(81.6%比7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肢率(97.9%比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和斑块旋切治疗TASC A、B型股浅动脉病变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复肾畸形合并同侧肾盂癌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我院收治5例重复肾合并同侧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42~83)岁。5例均行泌尿系B超、CT、MRI、IVU及CTU检查,2例行膀胱输尿管逆行造影检查,2例行泌尿系CTA检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2例,不完全性3例;肿瘤发生在上位肾4例,下位肾1例。结果:2例行后腹腔镜半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均示肾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5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30d复查SCr平均94.3(62.1~125.0)μmol/L,5例患者平均随访25(6~57)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重复肾畸形合并肾盂癌临床少见,肿瘤多发生于重复肾上位肾盂内,确诊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