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受体阻滞剂与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受体阻滞剂越来越多地在围术期得到预防性应用,现就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现状、作用机制、应用标准、注意事项以及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1技术背景介绍胸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早期肺癌外科手术的首选方案~([1])。多孔胸腔镜手术至今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肺癌微创手术方式~([2])。但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外科医生可以把打孔数量减少到单孔,进一步减少患者创伤。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只作一个长约3 cm的小切孔,所有手术设备包括胸腔镜、手术器械均经过这一个小孔完成肺癌手术~([3])。该技术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手术疤痕小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在清醒镇静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困难气道气管内插管中的作用.方法 术前预计困难气道需要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患者30例(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15例,瑞芬太尼组(R组)15例,所有患者均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清醒镇静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内插管.观察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次数、气管内插管时间、插管成功后即时呼气末CO2分压、插管条件评分、患者不舒适评分以及术后随访满意度.结果 所有困难气道患者气管内插管均成功;与基础值相比,D组患者清醒镇静后HR明显减慢(P<0.05),R组HR变化不明显;D组和R组插管条件评分均为1 (0~3),D组插管时间为60 s (20~168 s),R组为65 s (25~195 s);D组患者插管次数为1.5±0.6,R组为1.6±0.7(P>0.05);R组插管成功后患者即时呼气末CO2分压为(46±5)mmHg,D组患者为(38±3)mmHg(P<0.05);D组和R组插管不舒适评分均为1 (0~2);R组患者术后回忆率显著高于D组(60% vs 33%,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利多卡因充分表麻基础上,右旋美托咪啶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清醒镇静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困难气道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4.
5.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用于肝切除手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LCVP技术用于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肝叶切除手术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正常输液组(对照组),组Ⅱ为LCVP组(实验组).组Ⅱ术中维持低中心静脉压(CVP≤5 cmH2O),于肝叶切除后恢复正常CVP;组Ⅰ维持中心静脉压6~12 cmH2O.比较两组手术切除肝叶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以及术后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肝叶切除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对肾功能无损害.[结论]肝脏切除手术中采用LCVP技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及输血量,可能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CVP技术用于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肝叶切除手术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正常输液组(对照组),组Ⅱ为LCVP组(实验组)。组Ⅱ术中维持低中心静脉压(CVP≤5cmH2O),于肝叶切除后恢复正常CVP;组Ⅰ维持中心静脉压6~12cmH2O。比较两组手术切除肝叶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以及术后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肝叶切除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对肾功能无损害。[结论]肝脏切除手术中采用LCVP技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及输血量,可能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3年~2008年收治的6例及国内期刊发表的33篇共205例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麻醉处理方法。结果:本中心6例患者麻醉期并发症处理及时,手术成功。所查205例手术中,辅用部分体外循环技术23例,辅用喷射通气50例。未用肌松剂气管插管61例,用肌松剂后插管78例。插管置于肿瘤上方82例,置于肿瘤下方20例。麻醉期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4.88%,麻醉死亡3例,死亡率为1.46%。结论: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麻醉处理复杂,风险极大,周密的麻醉计划,熟知各种麻醉方法,与术者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宫颈锥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C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GE Solar8000型监测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R组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R组患者呼吸暂停例数。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手术的记忆,术后并发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可以满足手术需求,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对手术无记忆,满意度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结论: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在宫颈锥切术中应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是否可成为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新西兰雄性兔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新西兰兔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分为4组,每次给予阿霉素2 mg/kg,每周1次,根据给药周数不同,分为1周组、2周组、4周组和8周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以及E峰和A峰比率,血清NT-proBNP浓度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心肌光镜Billingham评分和电镜检查评价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结果:8周组新西兰兔LVEF、FS以及E/A比率均下降(P<0.05),4周组新西兰兔心肌病评分高于对照组、1周组和2周组(P<0.05).八周组新西兰兔心肌病评分高于其余各组新西兰兔(P<0.05).心肌电镜检查结果证实二周组、四周组和八周组新西兰兔心肌损伤.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相比,二周组、四周组和八周组新西兰兔血清NT-proBNP浓度均明显上升(P<0.05).通过相关分析提示血清NT-proBNP浓度与阿霉素累积剂量及心肌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浓度可能是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较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指标早期监测效能。【方法】76例肾癌患者在我院接受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根据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急性肾损伤生化指标判断急性肾损伤的效能。【结果】 24例(31.6%)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其余52例(68.4%)患者术后未发生肾损伤,肾损伤组患者术中肾血管阻断的时间(min)较非肾损伤组长(30 ± 19 vs 24 ± 9, P = 0.03),肾损伤组有5例(20%)患者术中接受输血而非肾损伤组仅有8例(15%)患者接受输血(P = 0.011),肾损伤组患者住院时间较非肾损伤组患者长(P = 0.017)。术后24 h和48 h血清胱抑素C水平具有良好预测急性肾损伤效能,其AUC分别为0.790 [95%CI 0.688 ~ 0.893, P = 0.000 )和0.754 (95% CI 0.646 ~ 0.863, P = 0.000)。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包括输血 (P = 0.028)和术后24 h血清胱抑素C浓度(P = 0.018)。【结论】术后血清胱抑素C可能是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监测指标,输血和术后血清胱抑素C浓度可能是术后急性肾损伤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