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1例。其中外阴8例、阴道10例、阴道及宫颈1例、外阴及阴道1例、盆腔1例。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0(21~7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流液及发现外阴或阴道肿物。本资料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高于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期别和预后呈负相关。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由根治性切除逐渐衍变为扩大局部切除。随访:21例患者中随访率为67%(14/21),随访时间6~96个月,死亡7例,随访期间的死亡率为50%。结论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预后差。肿瘤厚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应采用手术基础上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2.
正常妊娠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并存罕见,发生率为1/22000~100000[1],常在产前B超检查时发现。产前B超发现胎儿与葡萄胎胎盘共存有两种情况,即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a twin pregrancyconsisting of a complete 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CUCF)和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tidifor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探索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225例患者填写《慢性盆腔痛评估表》,结合查体及辅助检查,分析疼痛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结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性疾病、阴部神经痛、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各占36.4%、27.6%、5.3%、4.9%。14.2%的患者诊断不明原因的慢性盆腔痛。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包括口服短效避孕药、手术、经皮穴位电刺激、膀胱灌洗、阴部神经阻滞术等,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在80%以上。结论:慢性盆腔痛病因多样,常见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性疾病、间质性膀胱炎、阴部神经痛等。诊治时全面的查体及辅助检查很重要,治疗应采用个体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慢性盆腔痛与痛经病因多样,涉及器官系统广泛,且疼痛形式多变。目前,主要的治疗有药物、手术以及神经阻滞疗法等。各种疼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神经传导所致的大脑主观感觉,神经阻滞疗法通过阻断神经通路的传导,理论上适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电刺激疗法作为物理性神经阻滞疗法中的一种,将电流作用于相应神经或穴位,达到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及痛经的目的。对于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宜上述治疗方法的患者而言,电刺激疗法是另一种选择,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本文就女性慢性盆腔痛及痛经的电刺激疗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盆腔痛(CPP)指一种病因不明、病史复杂的疾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以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一部分患者并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骶神经调节(SNM)术是利用介入技术将刺激电极放置骶神经孔,通过低频电脉冲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进而影响并调节骶神经支配的靶器官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神经调节技术。目前研究发现,SNM在常规治疗失败的CPP患者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伴有泌尿系统症状的女性患者,其可能的机制为调节疼痛传导通路及盆底肌张力,但还需要大样本长期随访以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中草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CBM及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及手工检索所提取文献的参考文献,比较中草药(包括单剂和复合剂)与安慰剂、未治疗、手术或常规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治疗1 042名病人(平均每篇148例)满足纳入标准.与常规西药抗炎、通水治疗相比,活血化瘀之中草药的输卵管复通效果优于西药抗炎通水法[RR 1.49,95%CI(1.37,1.62),P<0.000 01],妊娠率亦高于西药抗炎通水法[RR 1.46,95%CI(1.09,1.96),P=0.01],且中草药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现有临床资料表明,中草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能有效,但由于试验在严格随机、双盲、严格随访等方面还有欠缺,其疗效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在以后的研究中尚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其潜在的疗效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HP)的发生率、疼痛部位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子宫肌瘤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术前疼痛、腹部手术史、手术情况等资料。电话随访患者术后6月时的疼痛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PHP的相关因素。结果:212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41例(19.3%)出现CPHP,其中92.7%(38/41)为轻度疼痛,疼痛最常见的部位为盆腔(70.7%,29/41)。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和睡眠方面,分别占CPHP患者的34.1%(14/41)及17.1%(7/4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疼痛是发生CPHP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782,P=0.017)。结论:CPHP发生率并不低,大多数为轻度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多表现在情绪及睡眠方面。有术前疼痛的患者发生CPHP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中草药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2.2)、EMBASE(1984~2002.2)、CBM(1978~2002.2)及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2年第1期),手工检索纳入试验的所有参考文献,比较中草药(包括单剂和复合剂)与安慰剂、未治疗、或常规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但其方法学质量均不高,且采用不同的中药或对照,故进行单独描述.结果发现:在妊娠率方面,抗免一号片比强的松 避孕套的治疗效果好[RR 3.75, 95%CI (1.61,8.75), P=0.002];加味滋肾生肝饮加减比强的松 避孕套的治疗效果好[RR 2.48, 95%CI (1.40,4.39), P=0.002];补肾泻浊汤比抗炎药的治疗效果好[RR 2.97, 95%CI (1.60,5.50), P=0.000 6];贞芪转阴汤单用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比较,其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RR 1.80, 95%CI (0.58,5.60), P=0.31],但贞芪转阴汤 IUI比IUI治疗效果好[RR 3.60, 95%CI (1.32,9.85), P=0.01].在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 AsAb)转阴率方面,抗免一号片比强的松 避孕套的治疗效果好[RR 1.66, 95%CI (1.23,2.22), P=0.000 8],补肾泻浊汤比抗炎药的治疗效果好[RR 2.33, 95%CI (1.54,3.54), P<0.000 1];贞芪转阴汤单独使用比IUI好[RR 9.61, 95%CI (3.22,28.67), P<0.000 1],贞芪转阴汤 IUI与IUI比较,其治疗效果比IUI好[RR 8.92, 95%CI (2.98,26.75), P<0.000 1].结论现有的临床资料表明,中草药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可能有效,但由于试验在随机、双盲、随访等方面还有欠缺,导致其疗效及安全性尚无充分的证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其疗效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复习已完成的临床试验,评价激素替代治疗对其后所发生的脑卒中危险性的影响,根据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和预后对卒中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正产后卵巢静脉血栓(postpartum ovarian vein thrombosis,POVT)是产后罕见、严重的并发症,自1956年Austin首次描述POVT以来,有关POVT的文献多见于个案研究,多数文献报道POVT发病率在0.002%~0.05%,且有80%~90%发生于右侧卵巢静脉[1-3]。剖宫产较自然产POVT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