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淋巴漏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传统治疗方法作用相对有限,而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处理创面可较好促进局部炎症反应以闭合漏点,因此本研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者引流量的影响及安全性,以明确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淋巴漏的69例PTC患者资料,依据淋巴漏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术中常规双侧留置负压引流)、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4、6天,通过引流管注入2支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体温变化,记录其引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第1、2、3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4、5、6天引流量低于对照组[(310.79±32.16)mL vs.(338.64±34.55)mL、(157.82±16.43)mL vs.(325.43±33.96)mL、(87.34±8.59)mL vs.(333.68±34.59)mL,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6、7 天体温高于对照组[(37.78±3.77)℃ vs.(35.96±3.60)℃、(37.65±3.72)℃ vs.(35.79±3.68)℃,均P<0.05],其他时点两组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17±0.63)d vs.(7.28±0.75)d,P<0.01];观察组部分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局部发热、寒战不良反应,予以物理降温后均恢复正常,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与对照组(12.50% vs. 8.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P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部分患者可能有体温升高、发热等现象,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内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氨茶碱联合多索茶碱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独使用氨茶碱的治疗,两周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中显效13例,好转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具有较好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氨茶碱疗效,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逐渐增多.由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而致肢体严重缺血、坏疽,出现毒血症,危及病人生命.为挽救病人的生命,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对35例病人行肢体截肢术,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7.9岁;病程最短14d,最长15年,平均3.99年.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田新梅  贺奇 《中国卫生产业》2013,(27):114-114,116
目的讨论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应用问题并简单介绍临床诊断的方法。方法以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112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作为研究的样本,患儿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为(4±1.5)岁,男性40例,女性72例。我们了解了每位患儿的病史,针对不同致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抗生素及剂量,记录并分析了治疗过程的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并比较了治疗前后的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根据病史和用药史,所有的患儿在治疗前进行了药物敏感度实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所有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前后药敏实验结果几乎没有改变。结论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致病病原体选择使用恰当的抗生素种类及剂量,可以使患儿较好的恢复并且避免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两癌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99例PTC合并乳腺癌患者(合并癌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99例未发现乳房结节的PTC患者(单纯癌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特征、PTC病理特征、甲状腺激素及抗原抗体水平。根据确诊顺序及间隔时间将PTC合并乳腺癌患者分为乳甲组(乳腺癌后确诊PTC)、甲乳组(PTC后确诊乳腺癌)、同时组(两癌确诊间隔时间不超过6个月),比较3组患者确诊PTC及乳腺癌年龄、两癌确诊间隔时间、PTC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乳腺癌病理特征。结果: 与单纯癌组相比,合并癌组肿瘤最大径更小,更倾向于微小癌,不易侵犯被膜及周围组织,确诊PTC时年龄明显增高,多处于绝经状态,且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serum 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水平明显降低,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与甲乳组相比,乳甲组两癌确诊间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同时组相比,乳甲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PTC合并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肿瘤最大径更小,部分患者发展迅速且易出现跳跃性转移;Tg、TPOAb和TRAb高表达的PTC患者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识别,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50例,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CT影像检查良、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良性SPN的CT检查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1.2%、85.4%、92.1%、89.6%和93.6%;恶性SPN的CT检查数据分别为85.7%、81.3%、85.2%、86.7%和83.2%。结论:CT影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痰病良恶性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贺奇  傅岚  朱军 《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60-161
目的探讨分析巨大子宫肌瘤围术前的超声及CT诊断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术前的超声及CT诊断的临床资料。与手术证实及病理诊断比较,观察围术前的超声及CT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术前超声的符合率为65%(13/20),CT诊断的符合率为75%(15/20),超声及CT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5%(19/20)。结论巨大子宫肌瘤围术前的超声及CT诊断分析的意义重大,超声及CT联合诊断的符合率较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截肢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干预用于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乳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前行系统性心理干预,对照组行一般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值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患肢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干预对缓解乳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焦虑、减轻术后疼痛、增加患者自护能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明显作用,优于一般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I)的结果及患者预后的差异,研究治疗PTCI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行手术治疗的47例PT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切除术的范围,将患者分为三组,甲状腺全部切除术组27例,峡部+一侧腺叶切除术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