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软组织损伤评估在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是膝关节最常见骨折,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挫伤,处理较困难,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皮肤软组织坏死、关节僵硬、残障发生率高,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治疗时忽略了对软组织损伤评估和治疗。自1994年5月~2003年5月,共收集我院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62例,根据是否正确应用软组织损伤评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2002年6月~2005年5月,采用腰椎板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50例(59个椎间隙,融合节段55个)。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分析中年人与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7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根据手术时的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70岁(平均76岁),30例;B组年龄<70y(平均51岁).48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年,平均41个月.疗效评定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29分法评定,两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改善率以及影像学资料无明显差异,A组全身并发症、椎间塌陷融合、延迟融合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未发现不融合.结论:不同年龄组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疗效无明显差异.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采用恰当的手术策略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融合术后继发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000年12月~2005年12月所做的84例脊柱融合术及再手术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邻近节段的影像学改变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出现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原因及治疗对策。结果84例随访18~78个月,平均(48±7.5)个月。30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35.7%),26例有影像学改变,其中再手术18例,再手术病例根据Stauffer-Coventry疗效评定:优3例(16.7%),良7例(38.9%),可4例(22.2%),差4例(22.2%)。结论脊柱融合术后会增加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的发生;采用恰当的治疗策略可预防和减少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石骨症又称大理石骨、原发性脆性骨硬化、硬化性增生性骨病和粉笔样骨,是一种罕见的骨发育障碍性疾病。本病主要特征为钙化的广泛的骨质硬化、骨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髓腔闭塞[1]。石骨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因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2006年4月,我科收治1例石骨症并左髋关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因“外伤后髋部疼痛伴左下肢跛行12年,加重1年”入院。专科情况:脊柱居中,胸腰段活动受限,骨盆倾斜,左下肢短缩5cm,左髋关节屈曲畸形,内收肌挛缩,左髋关节纵向叩痛阳性。X线片检查:髂翼呈同心圆状波纹,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扁平,股骨颈缩短,髓腔极度狭窄;  相似文献   
7.
避开骺板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方法简单,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过去人们不主张儿童作骨折内固定,担心骨骺损伤,影响骨骺生长和导致畸形的可能。避开骺板闭合穿针内固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方面报道甚少。本文报告采用避开骺板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长骨骨折13例,随访1年,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12岁,平均7岁;致伤原因:  相似文献   
8.
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目前常用的术式,在C型臂X线机应用广泛的情况下,脊柱外科医生多能熟练掌握该项技术.笔者自2008年5月~2010年2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球囊扩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外侧入路结合小切口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02采用经三角肌外侧入路结合小切口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1例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中未出现相关损伤,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61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平均95 mL。1例骨折愈合后出现肩关节僵硬,2例主动活动时轻微疼痛,对症处理后改善。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20°~160°,平均145.5°;外展100°~170°,平均140.3°;外旋20°~55°,平均37.4°;内旋20°~45°,平均34.6°。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88~97分,平均92.5分;UCLA评分30~35分,平均32.6分。结论经三角肌外侧入路结合小切口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中解剖层次简单、牵拉组织较少、骨折复位满意、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韩毅  贺仕雄  姚国荣  蔡力  郑伟 《四川医学》2013,(8):1187-1189
目的探讨经后路侧方减压椎体次全切三柱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侧方减压椎体次全切,椎管前方骨块切除减压、三柱重建技术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x线及CT片,比较椎管侵占率及Cobb角变化,评估椎管减压及复位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3-3.5h,平均2.8h,术中出血500~1800ml,平均800ml,术中无神经及血管进一步损伤,术后2周支具保护下坐起或离床活动,并行早期康复训练,无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6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12—24个月)。椎管矢状径侵占率术前29.7%-87.3%,术后2.78%~3.37%,Cobb角术前平均20.6°,术后2周2.3°。所有患者脊髓获得有效减压,ASIA分级改善1级者18例,改善2级者23例。8例无明显改善者术前均为A级,3例术前为E级者术后仍为E级。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断钉,断棒、螺钉松动、椎体间支撑物松动下沉等并发症,植骨完全愈合。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三柱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备前后联合入路的优势。通过一个手术入路同时重建三柱稳定性,可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椎管容积及Cobb角度,为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提供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