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倒打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内固定的选择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9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顺德区伦教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符合纳入(行LISS或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随访时间≥12个月,影像学随访和临床检查完整)排除(随访时间少于12个月,影像学随访和临床检查不完整病例等)标准的患者分为倒打LISS组;共42例,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73±16)岁和PFNA组:共36例,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74±10)岁。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显性失血、住院时长、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两组术前、出院时、出院后3、6、9、12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采用卡方检验)、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78例患者随访22(19,29)个月,平均手术显性失血、住院时长、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t=0.850,P<0.05)、手术切口长度PFNA组更短(t=-2.6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倒打LISS及PFNA均能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PFNA具有更简单的操作步骤、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小的手术创伤,因而更适合病情复杂、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锁定钢板(LCP)外置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应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不同长度的牛小腿骨,制备成骨折标本,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观察标本在不同载荷下承受的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位移。结果 两组在100、200、300、400、500、600和700 N载荷下轴向压缩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轴向压缩值差距越大。两组在4、6、8、10、12和14 N.cm载荷下扭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扭转角度值差距越大。两组在50、100、150、200、250和300 N载荷下弯曲位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弯曲位移值差距越大。结论 锁定钢板外置固定骨折在生物力学性能上优于外固定支架,可在临床应用,为治疗开放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疗程4周  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力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的腰椎前屈力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JOA和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双钢板固定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2年9月一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6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双钢板固定治疗。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94%、90.91%,其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中,实施双钢板固定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7年9月114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61例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实验组53例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掌指骨骨折治疗优良率;内固定手术耗时、开始功能锻炼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手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SF-36评分、手指VAS评分、掌指关节屈伸范围;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掌指骨骨折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固定手术耗时、开始功能锻炼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手术后住院观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SF-36评分、手指VAS评分、掌指关节屈伸范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存质量SF-36评分、手指VAS评分、掌指关节屈伸范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可早期出院和功能锻炼,对促进骨折愈合有帮助,有利于降低感染率,减轻患者关节疼痛,增大关节屈伸范围,提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锁定钢板(LCP)外置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的研究分析,为临床应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不同长度的牛小腿骨(胫骨20条形成骨折标本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观察标本在不同的载荷下承受的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作用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在100、200、300、400、500、600、700N载荷轴向压缩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轴向压缩值差距越大。两组在4、6、8、10、12、14N.cm扭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扭转角度值差距越大。两组在50、100、150、200、250、300 N载荷弯曲位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弯曲位移值差距越大。结论 锁定钢板外置固定骨折在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等生物力学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其在临床治疗开放性骨折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