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DL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患者5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后路正中切口并进行椎管的减压,长节段进行固定加去旋转和凸侧的加压、椎体间融合术以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等。进过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均有明显的好转,手术前后差异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LS的治疗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彻底的减压,以便重建腰椎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的平衡,最终达到稳定脊柱的目的、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两种不同术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行股骨头置换术(A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及近期和远期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B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疾病特点等方面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组所行153例单侧THA的患者,其中男46例,女107例,年龄29~79岁,平均(61.0±8.9)岁。回顾性分析多项临床因素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连续变量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前白蛋白血清浓度、伤口引流管停留时间;分类变量包括:性别、有无长期使用激素病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前次手术史、是否使用骨水泥、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方案。153例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成两组,对连续变量采用f检验、分类变量采用√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53例患者中8例出现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5.23%。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白蛋白血清浓度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2,P〈0.05);白蛋白〈35g/L与白蛋白〉35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岔=7.23,P〈0.05)。有无长期口服激素、有无前次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Х^2值分别为3.93与12.38,P〈0.05)。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管停留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使用骨水泥等因素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无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HA术前低蛋白血症、前次手术史、长期口服激素史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修复下肢骨折尤其是下肢复杂型骨折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其优势就在于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不破坏骨质的营养供应血管。但目前对于修复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何种方法仍没有统一标准。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胫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35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5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通过对软组织进行评分来确定明确的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对骨折处软组织的保护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内固定。内固定后指导患者积极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随访,定期进行X射线复查。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功能恢复等指标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在治疗 A 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没有明显差异,B、C型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者。提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骨折,尤其是胫骨远端复杂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髋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第三代Gamma钉已广泛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PFNA与第三代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男13例,女23例;年龄75~84岁,平均79.9±3.3岁。分别采用Gamma钉治疗17例和PFNA治疗1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负重下地时间、术后尖顶距(TAD)以及Harris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负重下地时间、术后TAD以及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FNA与第三代Gamma钉内固定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带缝匠肌肌蒂的髂骨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手术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1990年2月至2 0 0 2年2月应用带缝匠肌肌蒂的髂骨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 0例,2 3髋,FicatⅡ期~Ⅲ期患者行髋关节囊切开,滑膜切除,股骨头死骨病灶清除、加植骨及带缝匠肌肌蒂髂骨植入手术治疗。结果:治疗2 0例,2 3髋,全部随访,时间18个月96个月,按照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价法草案[1] (百分制)进行评价,优7例,良10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0 % ,有效率89%。结论:此术式可彻底清除死骨和减压、恢复股骨头血运及股骨头外型。带缝匠肌蒂髂骨骨瓣大,血运丰富,能恢复股骨头血运,适宜于FicatⅡ期~Ⅲ期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病人。  相似文献   
7.
经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章家  谢壮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69-3470
目的探讨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方法及效果,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提供一定的理论证据。方法收集1994年8月至2004年8月完整住院资料196例进行分析,其中开窗式120例,半椎板切除36例,全椎板切除40例。结果随访160例,随访时间1a~3a,开窗式、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优良率分别为96%、78.6%、80%。结论开窗式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优良明显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科采用克氏针撬拨辅助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23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65~93岁。AO分型:A2. 2型6例,A2. 3型4例,A3. 1型2例,A3. 2型5例,A3. 3型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7 d。1. 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合并基础疾病的请相关科室会诊并得到控制。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均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Tscheme-Gotzen2~3级闭合性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10-05—2014-05间收治的15例Tscheme-Gotzen2~3级闭合性Pilon骨折患者急诊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15例患者均获10~27个月随访,根据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14例、一般复位1例。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内外固定物松动、深部感染、骨不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5例患者出现浅表或外固定钉道感染,1例Tscheme 3级患者切口边缘坏死。结论急诊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Tscheme-Gotzen2~3级闭合性Pilon骨折,具有创伤小、骨与软组织血运损伤小,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单纯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探讨关节镜冲洗清理术在其诊治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37例(45膝),给予常规关节镜关节腔清理冲洗,术后控制饮食及降尿酸治疗,其中男30例,女7例;年龄24~61岁,平均40.3岁;右膝24膝,左膝21膝。应用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西安大略和麦柯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膝关节活动度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症状及患膝功能状况。结果 37例患者经膝关节镜清理冲洗、关节液镜检及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痛风性膝关节炎。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VAS评分、WOMAC指数显著低于术前,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出现短暂复发(与饮食控制不良有关),治疗优良率为94.6%。结论痛风性膝关节炎发病率相对较低,误诊率较高。关节镜清理冲洗术使得早期诊断明确,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