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非典型脑膜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颅内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磁共振平扫、增强和DWI扫描,其中2例做了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额区4例、枕区2例、岩椎区、桥小脑角区及桥延交界区各1例。术前误诊为胶质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转移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论:非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不典型,但仍具有脑外肿瘤的影像学特征,MRI检查在肿瘤定位及了解肿瘤与相邻组织关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9例肿瘤位于大脑凸面4例,大脑镰旁2例,幕下横窦旁、桥小脑角区及桥延交界区各1例。本组误诊为胶质瘤4例、转移瘤2例、神经鞘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论 颅内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多样,在观察肿瘤基本信号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肿瘤与临近组织之间的关系、结合肿瘤的发病部位、注重少见病理亚型脑膜瘤的MRI信号特点有助于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7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CT引导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质量浓度为30~40μg/mL,剂量为5~10 mL,疼痛复制反应阳性66例(91.67%).结果 随访7~54个月,平均20个月,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VAS评分较术前下降50.36±2.32(P<0.01),ODI评分下降42.23±5.38(P<0.01).优良率90.28%(65/72),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臭氧气栓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注射臭氧的CT表现近似椎间盘造影.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7例,均有骶神经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术前均行腰骶部X线片、CT检查及3.0T磁共振常规平扫与SPACE-STIR序列扫描检查,并行手术治疗。对7例患者术前的腰骶部磁共振常规扫描图像、SPACE-STIR序列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术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为骶神经损伤,其中S1神经根损伤5例,S2神经根损伤2例。术前X线片、CT检查均诊断为骶骨骨折,DenisⅡ型5例,Ⅲ型2例,但不能显示有无神经根损伤。术前磁共振常规平扫不能直接显示骶神经根损伤;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显示骶神经根中断2例,骶神经根受推压移位3例,骶神经根水肿增粗5例,诊断为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1例,其中S1、S2神经根断裂各1例。手术证实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1例,其中S1、S2神经根断裂各1例。SPACE-STIR序列扫描诊断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3.0T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可直观显示骶骨骨折引起的骶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上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5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磁共振常规扫描图像、SPACE序列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32~53岁,平均34岁.椎间孔内侧型2例,椎间孔外侧型2例,混合型1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在平扫矢状位椎间孔层面上表现为椎间孔内和(或)外软组织肿块信号,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T<,2>WI轴位呈等或混杂信号,边缘不清,T<,2>WI冠状位呈位于孔内和(或)外软组织肿块信号,硬膜囊受压,强化扫描呈中央不强化,周边环状强化信号;SPACE序列冠状位椎间孔周围出现异常低信号,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并与线状马尾神经根相交;SPACE-STIR序列显示受压移位的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呈"腋下网球"样征象.结论:在磁共振SPACE序列上能直观地显示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空间关系,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