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125I粒子对乳腺癌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8组,包括D7、D14、D21、D28组(对照组)及S7、S14、S21、S28组(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植入空白粒子(0 mCi),实验组植入125I粒子(0.4 mCi)。观察粒子植入后瘤体生长情况,粒子植入后第7、14、21、28天分别处死各组荷瘤小鼠。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植入125I粒子后,实验组肿瘤生长缓慢,肿瘤抑制率为53.27%。粒子植入第28天,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肿瘤组织的bFGF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8,P〈0.01)。结论:125I粒子抑制bF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是其治疗乳腺癌增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125粒子对胃癌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类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3组,分成实验组30只、空白对照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对照组荷瘤裸小鼠不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小鼠植入空白粒子(0 MBq),实验组小鼠植入I-125粒子,放射剂量为14.8MBq;观察粒子植入后瘤体生长情况,粒子植入28 d时处死所有裸鼠获取肿瘤标本。对标本进行测量分析,得到裸小鼠肿瘤抑制率。用RT-PCR方法进行测定瘤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测定肿瘤组织内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I-125粒子植入小鼠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肿瘤生长变慢,两组抑瘤率分别为38%和43%。实验组中肿瘤组织的NF-κB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碘-125粒子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是其抑制胃癌细胞NF-κ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5I粒子对乳腺癌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8组,包括D7、D14、D21、D28组(对照组)及S7、S14、S21、S28组(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植入空白粒子(0 mCi),实验组植入125I粒子(0.4 mCi)。观察粒子植入后瘤体生长情况,粒子植入后第7、14、21、28天分别处死各组荷瘤小鼠。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植入125I粒子后,实验组肿瘤生长缓慢,肿瘤抑制率为53.27%。粒子植入第28天,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肿瘤组织的bFGF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8,P<0.01)。结论:125I粒子抑制bF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是其治疗乳腺癌增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早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进展期大肠癌治疗效果不理想,在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将会复发[1],手术后的辅助化疗是进展期大肠癌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随着氟尿嘧啶(5-FU)用法的改进和新的化疗药物的联合方案出现,化疗进一步显著改善了大肠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甲状腺术中观察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探讨避免因显露而造成喉返神经医源性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研究我科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42例同时双侧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显露双侧喉返返神经,发现右侧1条"非返性喉返神经"。左侧喉返神经主干位于甲状腺下动脉之前、之后和动脉分叉之间的比例分别为27.15%(120/442)、40.95%(181/442)和31.90%(141/442);右侧分别为19.23%(85/442)、43.21%(191/442)和37.55%(166/442)。医源性神经损伤3例,永久性损伤1例,暂时性损伤2例。神经减压3例,半年内神经功能恢复3例。结论尽管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不恒定,但经验丰富、熟悉喉返神经解剖特点的医师,术中耐心的显露辨认和保护可以避免喉返神经的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I?125粒子对胃癌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类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3组,分成实验组30只、空白对照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对照组荷瘤裸小鼠不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小鼠植入空白粒子(0 MBq),实验组小鼠植入I?125粒子,放射剂量为14.8MBq;观察粒子植入后瘤体生长情况,粒子植入28 d时处死所有裸鼠获取肿瘤标本。对标本进行测量分析,得到裸小鼠肿瘤抑制率。用RT?PCR方法进行测定瘤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测定肿瘤组织内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I?125粒子植入小鼠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肿瘤生长变慢,两组抑瘤率分别为38%和43%。实验组中肿瘤组织的NF?κB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碘?125粒子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是其抑制胃癌细胞NF?κ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褚焱  罗开元  杨嵘 《云南医药》2009,(3):293-295
目的评价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6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女性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原发乳腺单发肿瘤,直径〈5cm。(2)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行肿瘤局部切除,送术中冰冻病检为恶性,予美蓝局部注射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美国SLNB的评判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60例病人中有54例成功取到SLN,检出率为90%(54/60)。所有病例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病检结果:SLN和ALN均为阳性者18例;SLN阳性,ALN阴性者4例;SLN阴性,ALN阳性1例;其余31例SLN及ALN均为阴性。根据SLNB的评判标准进行评价,准确率为90.7%,假阴性率为5.3%。结论美蓝注射后行SLNB可以反映ALN的状况。SLNB通过微创手术来了解ALN有无转移,创伤小,并发症少,但用于指导ALND时,必须达到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