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肾移植后胸主动脉夹层瘤破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案摘要患者女 ,4 6岁 ,肾移植术后 11年。于 2 0 0 2年 7月 10日突发左胸背部疼痛伴晕厥 ,拟“感染性休克”收住肾内科。住院后 3天再次出现左侧胸部剧痛伴休克 ,左胸腔穿刺抽出鲜血。急诊 CT检查确诊为 Debakey 型胸主动脉夹层两处内膜破口 ,伴瘤体破裂形成左侧纵隔巨大血肿及左胸腔反应性积液 (见图 1、2 )。立即予绝对卧床休息、输血抗休克等、吗啡止痛。血压升至 2 1.3~ 2 5 .6 /13.3~ 16 .0 k Pa后 ,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及硝酸甘油 ,口服钙通道阻滞剂和 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经治疗 ,患者症状缓解 ,血压控制在 16 .0~ 17.3…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及要求。方法:对2例胸腔镜下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外循环建立总体顺利,转流中无突发意外,局部时段相对较长,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停机顺利,无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术后恢复快。结论:电视胸腔 镜下进行心脏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但因操作无法直视体外循环管理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胃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势,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计对312例胃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10例患者发生了术中出血,3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均成功救治。现总结这组病例资料,对腹腔镜胃癌手术中和术后常见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NFAIP8)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揭示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以及50例正常胃粘膜中TNFAIP8的表达。结果 5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TNFAIP8无表达,而在50例胃癌组织中TNFAIP8阳性表达13例,TNFAIP8阳性率为26%。低分化胃癌组TNFAIP8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分化腺癌组(P<0.05);Ⅲ期胃癌组TNFAIP8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Ⅱ期胃癌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TNFAIP8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FAIP8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胃癌组织中无差异。结论 TNFAIP8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而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胃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TNFAIP8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较正常胃粘膜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TNFAIP8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2010年11月-2012年11月70例腹腔镜辅助完整右半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0倒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腔内手术时间105.26±15.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05±35.21ml;平均检出淋巴结数21.4枚/例;术后并发症率7.14%(5/70),其中炎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出血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并常规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及结肠中血管安全、有效、可行,术后短期效果良好,是否改善远期疗效有待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脾损伤CT分级与手术中分级对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脾损伤分级的准确性。方法 对照分析 5 6例脾损伤的CT检查分级与临床手术发现。结果 CT分级与手术分级对照 2 7/ 5 6例相符 ,总体符合率 95 %置信区间估计值为 (4 8.2 1± 7.45 ) % ,Ⅲ级以上总体符合率估计值为 (6 2 .96± 8.14) % ;CT分级偏高 14/ 5 6例 ,总体估计值为 (2 5 .0± 6 .17) % ;偏低者 15 / 5 6例 ,总体估计值为 (2 6 .79± 6 .6 3) % ;假阳性和假阴性各 1例。结论 CT检查对脾损伤的严重程度及临床具体治疗措施的采取指导意义尚不能肯定 ,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 ,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FasL、抗DR5单克隆抗体(Anti-DR5 mAb)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噻唑蓝(MTT)比色法、DNA倍体分析,Western blot等.结果 HT29细胞表面Fas mRNA的表达低于DIL5 mRNA的表达.50 mg/L FasL和Anti-DR5 mAb对HT29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5.49±0.90)%和(48.90±3.15)%,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实验表明FasL和Anti-DR5 mAb能够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并且诱导它的凋亡.25 mg/L FasL和Anti-DR5 mAb对HT29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3.8±1.5)%和(22.6±1.1)%.FasL和Anti-DR5 mAb作用HT29细胞后,Caspase-3蛋白表达上升,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FasL、Anti-DR5 mAb能不同程度的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其机制与其受体和Caspase-3、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19岁 ,因胸痛胸闷 2周于2 0 0 0年 5月 19日入院。无咳嗽、咳痰 ,无反复低热、盗汗。查体 :一般情况好 ,锁骨上区淋巴结无肿大 ,胸骨后无压痛 ,心肺听诊正常 ,未扪及腹块 ,四肢活动正常。辅助检查 :血沉正常、血抗结核抗体阴性 ;胸部正侧位片示前上纵隔实性占位性病变 ,肺野清晰 ;胸部CT示前上纵隔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 ,胸腺瘤可能 ;CT增强扫描提示胸腺实性占位 ,肿块呈浸润性生长 ,未见钙化灶及空洞。术前诊断“前上纵隔肿瘤 :恶性胸腺瘤”。于同年 6月 3日在全麻下行前上纵隔肿物切除术。术式采用正中伞柄形切口。术中见 :胸腺…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1年1月~2000年10月共手术治疗胆囊及胆道疾患患者352例,其中32例(同期的9.1%)重症急性胆管炎或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外科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实施的36例腹腔镜辅助全右半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134 ±2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5±53) ml;平均检出淋巴结15.7枚/例;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3.1±1.2)d;术后并发症率为17% (6/36),其中淋巴瘘4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完整右半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达到系膜和淋巴组织切除的最大化.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