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 肺段解剖变异多,不同个体间差异大,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胸部薄层非增强平扫CT辨识左上肺固有段血管-支气管解剖及变异的方法,并通过分析讨论结果,总结归纳左上肺固有段肺段解剖的常见类型。方法 选取2020-09—2021-03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治疗并行胸部薄层平扫CT检查的136例患者,基于胸部薄层平扫CT,根据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支气管核心三个原则,辨识左上肺固有段血管-支气管解剖及变异。结果 左上肺固有段内,尖后段支气管(B1+2)发出B1+2a+b和B1+2c,前段支气管(B3)发出B3a和B3b+c,前支和中央支静脉回流至上肺静脉为常见静脉类型。结论 左上肺固有段血管-支气管解剖存在常见模型。应用薄层平扫CT识别肺段解剖的方法有效可行,易于掌握和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总结肺淋巴管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 合并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提高对PLAM的认识,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 搜集2005年至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收治PLAM合并气胸并行外科治疗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 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布26~68岁;所有患者均以气胸为首发症状,4例为单侧气胸,3例为双侧气胸。7例患者通过胸部高分辨CT临床诊断为PLAM合并气胸,其中5例患者病理诊断为肺淋巴管肌瘤病;5例行电视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胸膜固定术,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7例患者均症状缓解后出院。其中5例PLAM患者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结论 PLAM发病率极低,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临床上可以气胸首发;胸腔镜手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是PLAM合并气胸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胸时使用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胸骨劈开手术的胸腺肿瘤患者34例,根据关胸时固定胸骨的材料,分为胸骨结扎带组(n=13)和钢丝组(n=21)。比较2组的固定胸骨时间、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切口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胸骨结扎带组的胸骨固定时间和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钢丝组[(7.6±2.3)min vs(17.2±1.9) min,(44.0±34.0) mL vs(110.0±36.0) mL],胸骨结扎带组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钢丝组[(2.1±1.0)分vs(4.9±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术中对胸骨的固定可靠、安全、操作简单,并可显著缩短关胸时间,减少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薛世岳 《海南医学》2015,(4):540-54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反复右心衰竭,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有效的外科治疗。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是切除病变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组织,这种方式被大家公认为传统二尖瓣置换术。随着对二尖瓣环与左心室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的深入认识,在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基础上衍生出了保留瓣下结构的不同二尖瓣置换术。这些手术方式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其远期效果等得到了广大心脏外科医师的认可。本文就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