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网/腹膜乳斑巨噬细胞的表型及作用。 方法 收集番禺中心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网/腹膜乳斑标本60例及正常人网/腹膜乳斑标本10例。分离培养巨噬细胞,通过CD68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FCM)鉴定网/腹膜乳斑巨噬细胞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网/腹膜乳斑巨噬细胞IL-10、IL-12的分泌情况。结果 对照组、T1-3期组网/腹膜乳斑M1型巨噬细胞数量明显高于T4期组(P均<0.01);T4期组M2型巨噬细胞数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及T1-3期组(P均<0.01)。网/腹膜M1型巨噬细胞与结直肠癌T分期呈负相关(P<0.01),而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则与结直肠癌T分期呈正相关(P<0.01)。各组不同时点网/腹膜乳斑巨噬细胞IL-10、IL-12的分泌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及T1-3期组IL-10均低于T4期组,而L-12则均高于T4期组(P均<0.05);乳斑巨噬细胞IL-12的分泌与结直肠癌T分期呈负相关(P均<0.01),而IL-10的分泌则与结直肠癌T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直肠癌网/腹膜乳斑巨噬细胞表型与临床分期特别是浆膜是否受到肿瘤侵犯、淋巴结有否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 结论 网/腹膜乳斑巨噬细胞表型表达主要受浆膜是否受到肿瘤侵犯和淋巴结有否转移两方面因素影响;T1-3期结直肠癌患者,网/腹膜乳斑巨噬细胞以M1型为主,对肿瘤细胞起捕获和杀灭作用;T4期结直肠癌患者,网/腹膜乳斑巨噬细胞以M2型为主,对肿瘤生长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24例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等。结果临床B超,CT及MPCP是临床诊断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有效手段,其临床诊断检出率分别为40.0%(8/20),58.3%(7/12),75.0%(6/8)。24例患者中,6例非手术治疗,其余18例行切除手术,其中行根治性手术者8例,占33.3%,为根治组;行姑息切除手术者为10例,占41.7%,为姑息组。根治组与姑息组患者的术后1、3年的生存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容易造成延误诊断,临床根治切除率低,预后比较差。临床应提高对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重视,尽量早期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则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术前1d和术后第1、2、3天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内所包含的Th1与Th2两个亚群的细胞含量、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以及Th1/Th2含量进行检测。分别在术前1d、术后第3天对CD3+CD汀细胞进行检测,同时检测CD3^- CD56^+ T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2与IL-6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_3^+ CD_56^+ T细胞及CD_3^- CD_56^+ NK细胞。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内Th1含量在术后1d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内Th2含量在术后第1、2、3d均低于对照组,Th1/Th2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第2d体内IL-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期观察组患者体内IL-6细胞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两种不同的术式下,患者体内CD_3^- CD_56^+ NK与CD_3^+ CD_56^+ T两种细胞所受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出现的免疫功能抑制能够得到-定程度的保护,较好地支持了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开放式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68例(其中双侧疝26例,复发疝8例)行开放式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时间35~89分钟(平均50分钟),住院时间4~7天;术后无切口感染;出现阴囊积液2例,予穿刺抽液后痊愈;术后疼痛轻,无明显腹股沟不适感;随访3个月至3年,无术后复发。结论 采用开放式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具有损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和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ORIS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探讨BORI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总体生存预后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Life-table法、log-rank及Cox回归分析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BORIS免疫组化阳性率为63.1%(41/6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BORIS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转移和进展期的TNM分期显著相关。BORIS阳性的胃癌患者总体预后显著差于BORIS阴性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2.0%和49.8%,P=0.009)。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ORIS表达是影响本组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论 BORIS可能作为预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蛋白survivin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结肠腺瘤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EnVision法检测survivin、COX-2在46例正常结肠黏膜、58例结肠腺瘤、34例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urvivin和COX-2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survivin和COX-2均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结肠腺瘤、结肠癌中表达率逐渐升高。Survivin与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Survivin与COX-2蛋白在结肠癌的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蛋白与COX-2蛋白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8.7±19.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3±5.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5±1.3)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4.6±1.9)d;术后阴囊血肿7例,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安全且创伤小,术后疼痛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病药致肝损害5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育志  陈健儿 《中国药业》2011,20(13):73-73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病药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4 g,对照组给予甘草酸铵0.15 g,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7 d和14 d后,肝功能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病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加肠内营养在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选择17例肠梗阻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例)和导管组(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导管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肠梗阻导管和肠内营养治疗。结果经3~5d肠梗阻导管减压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8例急性肠梗阻症状均缓解,均可限期行腹腔镜一期切除和吻合,术后随访1~9个月,中位数7个月,未见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和肠内营养用于治疗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安全有效,同时可减少肠造口和二期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BORIS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探讨BORI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总体生存预后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Life-table法、log-rank及Cox回归分析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BORIS免疫组化阳性率为63.1%(41/6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BORIS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转移和进展期的TNM分期显著相关。BORIS阳性的胃癌患者总体预后显著差于BORIS阴性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2.0%和49.8%,P=0.009)。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ORIS表达是影响本组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论 BORIS可能作为预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