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CD133、CD117及Ki-67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危险度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55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CD133、CD117和Ki-67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和术后无瘤生存期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为20例骨软骨瘤。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检验标准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骨肉瘤组织CD133、CD117、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的骨软骨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6、P=0.008、P<0.001);CD133或Ki-67蛋白阳性表达骨肉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及平均转移时间短于CD133或Ki-67蛋白阴性骨肉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Ki-67在外科分期和远处转移对骨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其中CD133是外科分期及远处转移而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CD133和Ki-67表达可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原代胎鼠脊髓神经元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育龄期雄、雌SD大鼠各36只,合笼配种怀孕。取受孕10~12d、13~15d及16~18d的SD大鼠各6只,解剖分离胚胎脊髓,按常规胰酶消化法制备单细胞悬液,应用细胞计数板及台盼蓝染色,在显微镜下数出蓝色细胞数和细胞总数,计算细胞存活率,明确最佳取材胎龄;接着以上述最佳取材胎龄为取材时间点,每组6只孕鼠,按无酶法、胰酶法和Accutase酶法消化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显微镜下数出蓝色细胞数和细胞总数,计算细胞存活率。接种、纯化细胞并培养1、3、7d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脊髓神经元生长状态,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β tubulin Ⅲ与细胞核双标记法鉴定培养脊髓神经元的纯度。结果:孕13~15d组细胞总量和存活细胞量高于孕10~12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孕16~18d组(P<0.05)。Accutase酶组获取的细胞总量、存活细胞量以及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无酶组及胰酶组(P<0.05)。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脊髓神经元培养7d后,胞体周围逐渐出现光圈,神经突起逐渐伸长,最终形成密集的神经突起网络;与无酶组及胰酶组相比,Accutase酶法分离的脊髓神经元分布更加均匀并且神经突起形成的网更密集。经β tubulin Ⅲ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鉴定,Accutase酶组、无酶组及胰酶组三组分离提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纯度分别为(90.29±2.55)%、(83.51±6.20)%和(88.10±4.0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3~15d胎龄是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最佳取材时间;Accutase酶法相较于常规无酶法、胰酶法所获取的脊髓神经元产量更大、生长状态更好,可作为体外研究脊髓神经元病变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Adams冠突分型,探究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尺骨冠突骨折块形态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CT三维数据,其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18~88岁[(44.7±12.0)岁]。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建立尺骨冠突骨折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含磷西罗莫司衍生物FIM-A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不同浓度(1×10-9~1×10-5 mol/L) FIM-A处理MG-63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分泌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FIM-A对MG-63细胞中mTOR、p70核糖体S6激酶(p70S6 kinase protein,p70s6k)及4E结合蛋白1(4E-binding protein 1,4E-B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人成骨hF-OB1.19细胞相比,人骨肉瘤MG-63细胞中mTOR、p70s6k及4E-BP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FIM-A可有效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r=0940, P<0.01)。1×10-6 mol/L FIM-A 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MG-6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56.4±3.2)% vs (43.4±6.9)%,P<0.05\],而MG-63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明显改变。不同浓度FIM-A作用24 h后,MG-63细胞中HIF-1α和VEGF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HIF-1α,r=-0.988, P<0.01; VEGF, r=-0.998, P<0.01)。同时,FIM-A对MG-63细胞中mTOR(r=-0.919,P<0.01)、p70s6k(r=-0.843,P<0.01)及4EBP1(r=-0.818,P<0.01)蛋白的磷酸化也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结论: FIM-A能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骨肉瘤及其他恶性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表明骨肉瘤干细胞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文献还未报道特异性高的标志物用于分选鉴定骨肉瘤干细胞,针对骨肉瘤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文就肿瘤干细胞学说及其细胞来源、骨肉瘤干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免疫学表型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两组均在术后6~8h给药,利伐沙班组1日10mg;低分子肝素组1日5000IU,疗程均为2周。结果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术后发现深静脉血栓分别为5例(11.11%)与5例(11.3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术腔引流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疗效稳定、安全可靠,对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