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以14d为1个疗程,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的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神经功能缺损得到一定的改善,而且日常生活能力能到有效改善,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蒋文萍  张跃华 《中外医疗》2013,32(13):20+22-20,2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8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丹参注射液与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为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的血运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7月~2005年3月,收治下肢动脉闭塞症29例。男22例,女7例,年龄22~86岁。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9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al sclerosis obstruction,ASO)17例,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3例。左下肢17例,右下肢11例,双下肢1例。测定踝肱指数(ankle—branchial index,ABI)〈0.96例,〈0.523例。29例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其中ASO和DF患者均行MRA检查,提示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TAO股浅动脉下段3例,胭动脉5例,跖背动脉1例(双侧);ASO髂总动脉2例,髂外动脉4例,股动脉10例,胭动脉1例;DF均为股浅动脉。1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提示有合适的流出道。根据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和程度分别对11例患者行一期深组动静脉转流术;16例动脉旁路转流术;1例曾在外院行股总动脉血管旋切成形术者,作截肢处理;1例曾在外院行血管支架植入及人造血管移植术者,行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术后TAO患者坏死组织去除后2例创面Ⅰ期愈合,4例经换药后愈合,3例表浅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后生长出正常组织;As0患者中14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经换药愈合,1例曾在外院行血管支架植入及人造血管移植术者,术后血管闭塞,作截肢处理;DF患者中2例坏死组织去除后经换药愈合,1例术后症状加重,第2足趾进一步坏死后截肢。29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7年。术后疗效评价:治愈12例,明显改善10例,改善4例,无变化3例。ABI恢复正常12例,〈0.914例,〈0.53例。结论一期深组动静脉转流术和动脉旁路转流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有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可提高血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23例外伤性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单纯或联合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趾腹皮瓣及拇甲皮瓣移植术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均获随访6~24个月。皮瓣血运、外观、质地均良好,拇指活动、对掌功能及皮肤感觉均恢复良好。结论不同皮瓣对于拇指软组织缺损修复有其适应证。手术时皮瓣选取适宜、设计合理,可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的拇指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尺神经深支卡压和损伤的临床诊治以及高位尺神经损伤直接移植修复尺神经深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侧自肘以上离断新鲜完整无畸形上肢进行解剖,观察尺神经深支的走行和分支.测量小鱼际各肌支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尺神经深支相邻肌支间距离;豌豆骨近缘至深支最末分支间长度;尺神经深支逆向可分离长度和分离后的近端宽度和厚度,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远端宽度和厚度.结果:尺神经深支分支复杂,呈树枝状结构,在其走行过程中经Guyon管、豆钩管、对掌肌管、拇收肌腱弓等,解剖关系复杂.相应骨间肌支和蚓状肌支大部在尺神经深支主干同一平面呈不同角度发出.结论:尺神经深支易卡压部位多,可能是高位尺神经损伤后手内在肌功能不易恢复的原因之一;邻近骨折脱位较易损伤尺神经深支;高位尺神经损伤早期行神经移位直接修复尺神经深支,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应用足趾皮瓣重建手指掌侧皮肤感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指脱套伤及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二期手指掌侧皮肤感觉重建方法。方法应用第二足趾胫背侧单叶皮瓣重建手指掌侧皮肤感觉8例,其中左示指脱套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5例,右中指脱套伤3例。躅趾腓侧和第二足趾胫侧设计双叶皮瓣重建右手示中指和中环指掌侧皮肤感觉各1例。结果术后1例2指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及时处理后1指皮瓣成活,1指皮瓣部分坏死,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年。手指残端外形满意,皮肤颜色、弹性、质地良好,两点分辨觉达6—10mm。足部植皮全部成活6例,部分成活3例,1例足趾坏死。结论应用足趾皮瓣重建手指掌侧皮肤感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本术式尤适合单纯示或中指脱套伤后要求恢复精细感觉者。  相似文献   
7.
蒋文萍  方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3004-3005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输入各种抢救药物的重要通路,目前已被广泛推广,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冠心病监护室等重症监护室应用更为广泛.1临床资料2010年3~9月,我科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病例86例.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18~78岁,平均58岁.均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营养治疗患者.其中多数采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少数上述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