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药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1~8月32例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下D,根治术,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1、3、4、5、6、7、8、9、11p、12a、14v组淋巴结;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1、2、3、4、7、8、9、10、11组淋巴结;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清扫1、2、3、4、5、6、7、8、9、10、11、12a、14v组淋巴结;所有患者均于上腹部做辅助小切口行病灶移除及消化道重建。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切除18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12例。远、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时间250~390min,平均325min;全胃根治性切除300—450min,平均347min。术中出血量:远、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50~250ml,全胃根治性切除术60—350ml,术中均未输血。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排气时间24—72h,平均38h;进流质时间2~5d,平均2.8d;无吻合口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30例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亦未发生切口和穿刺口种植。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有效、创伤小且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7例行腹腔镜Miles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缝合关闭盆底腹膜分为关闭盆底组(A纰)及未关闭盆底组(B组),比较2组在全程手术时间、术后骶前引流罱,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引流量,切口感染发生率及肠梗阻发生率与B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并非必须,但对于需要术后放疗的患者,在预防放射性小肠炎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水平的提高,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胃肠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共施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35例,在遵循腹腔镜解剖学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手术技巧,寻找合理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直肠癌Miles根治术对会阴部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行腹腔镜Miles根治术的54例(腹腔镜组)及行开腹Miles根治术的48例(开腹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会阴部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全程手术时间、会阴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骶前引流量及术后第3天血白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Dukes分期、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前合并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会阴部伤口甲级愈合率(2χ=5.54,P0.05)及术后第3天血白蛋白水平(t=3.92,P0.01)均明显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会阴部手术时间(t=6.64,P0.01)、术中出血量(t=6.05,P0.01)和术后骶前引流量(t=12.86,P0.01)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辅助Miles根治术较开腹Miles手术具有更高的会阴部伤口甲级愈合率,这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及会阴部手术时间更短有关。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原因。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117例(包括全胃切除术3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7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58例),发生医源性损伤9例(7.7%)。回顾分析这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脾损伤4例,压迫止血,成功保脾;横结肠损伤1例,辅助小切口以1号线缝合修补;横结肠系膜血管损伤1例,辅助小切口行横结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肝左动脉损伤1例,未处理;肝脏挫裂伤1例,辅助小切口以1号线间断缝合挫裂口;残胃浆膜挫裂伤1例,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修补。9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损伤多发生在开展本手术的早期,与显露不佳、操作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腹壁戳孔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常见戳孔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9例发生戳孔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中戳孔感染4例,戳孔周围皮下瘀血和血肿2例,戳孔疝1例,皮下气肿2例,经采取拆除戳孔处缝线、通畅引流、换药、局部压迫、药物止血等相应处置,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戳孔并发症重在预防,其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期间125例行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出现的5例医源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脾损伤患者中腹腔镜胃手术4例,腹腔镜结肠手术1例;按Pachter脾损伤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治愈,电凝止血1例,小纱布压迫加电凝加止血纱布压迫止血4例.结论 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发生的脾损伤多为表浅的Ⅰ、Ⅱ级损伤,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蒺藜提取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蒺藜提取物含皂甙、生物碱、黄酮等活性成份,将其开发所得的药品对动物及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性功能及肌肉体系等有一定程度的作用,本文就其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胃间质瘤治疗中内镜联合腹腔镜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胃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中两组均采用内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腹腔镜,均随访6~18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6.3±15.7)min、术中出血量(12.4±5.9)ml、无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88.3±12.5)min、术中出血量(27.6±6.1)ml、术后并发症19.23%、复发情况15.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间质瘤治疗中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安全有效,术后无并发症和复发,效果优于单用内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