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良性的,但具有局部浸润倾向的罕见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滑膜软骨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多为单关节疾病的关节滑膜病变.临床上时有对这两种病的报道,但两病同时存在于关节内实属罕见,本科收治1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5岁,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臀部、左大腿后外侧放射痛,疼痛剧烈,影响步行和睡眠.3年前曾因"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单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查体:腰椎各向活动明显受限,弯腰时尤甚,左臀部压痛明显,左下肢直腿抬高30°左右明显受限,加强试验(+).  相似文献   
3.
脊柱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VH)是常见的良性错构性病变,尸检发生率为5%~11%;接近2/3为单发,1/3为多发;大部分(接近60%)发生在胸段,少数发生在颈段。VH绝大多数无症状,部分有背部疼痛等局部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149例分别接受PFNA、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8例,女91例;年龄67~96岁,平均(78.4±6.2)岁。骨折AO分型:A1型43例,A2型64例,A3型42例。其PFNA组86例,解剖锁定钢板组63例。对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49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22.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较解剖锁定钢板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解剖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69.4±10.4)、(76.8±11.2)min,出血量平均分别为(162.2±46.5)、(210.5±80.2)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负重时间比解剖锁定钢板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1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  相似文献   
5.
[背景]脊柱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骨转移瘤,高达40%的癌症患者发生脊柱转移[1]。脊柱转移瘤常常引起椎体骨折、脊柱不稳、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等及其他合并症。手术治疗的目的在恢复脊柱稳定性的同时解除神经压迫的因素。[方法]从2003年1月~2009年7月,21例胸椎转移瘤患者(女12例,男9例;平均年龄58.3岁)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治疗,并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调查,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21例手术均成功,椎体成形术中平均每个椎体骨水泥(PMMA)注射量约(2.9±0.3)ml(1.7~4.1 ml)。大部分患者94%(19/21)、88.2%(15/17)、100%(14/14)术后短期及长期均有良好的治疗止痛效果,术前VAS平均8.38±0.653降至术后1年随访内平均2.69±1.75。根据ADL评分,大部分患者无伴疼痛或伴轻微疼痛,其总体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缓解胸椎转移瘤引起顽固性疼痛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其通过增加椎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髓外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3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258例分别接受DHS、PFNA、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9例,女159例;年龄61~96岁,平均(76.4±5.4)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14例,31-A2型88例,31-A3型56例。其中DHS组109例,PFNA组86例,解剖锁定钢板组63例。对3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58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22.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较DHS组及解剖锁定钢板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PFNA组、解剖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82.6±15.3)min、(69.4±10.4)min、(76.8±11.2)min,出血量平均分别为(314.2±68.2)ml、(162.2±46.5)ml、(210.5±80.2)m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3部分骨折4例,4部分骨折16例。均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按Neer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按Neer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结果优6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和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疗效可靠,术后能解除疼痛,稳定和重建关节功能,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oablation nucleoplasty,PCNP)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发症、对椎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94例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PCD(PCD组,n=53)和PCNP(PCNP组,n=41)的临床资料,比较PCD和PCNP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手术并发症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94例均获得随访,PCD组平均随访13个月(5~21个月),PCNP组平均随访11个月(7~15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PCD组和PCNP组术后1周优良率分别为83.0%和80.5%(χ2=0.010,P=0.944),术后半年优良率分别为81.1%和78.0%(χ2=0.136,P=0.712),术后1年优良率分别为78.4%和74.4%(χ2=0.205,P=0.651)。PCD组在随访期间内有3例(5.7%)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改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PCNP组2例(4.9%)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改行ACDF,2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椎间盘炎等不良事件。PCD组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半年、术后1年椎间高度(intervertebralheight,IVH)分别为(7.14±0.84)、(7.12±0.93)、(7.09±0.78)、(7.11±0.82)mm,与PCNP组相应时点(7.32±0.95)、(7.23±0.87)、(7.21±0.81)、(7.22±0.91)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未见颈椎不稳征象。结论 PCD和PCNP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PCD和PCNP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IVH无明显丢失,对颈椎间的稳定性也无明显影响。PCD和PCNP是2种安全而有效的经皮椎间减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3D打印骨折模型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10日~2016年3月10日于我院就诊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45例。其中常规组术前未给予3D打印技术,实验组术前给予3D打印技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组患者术前计划与实际手术的相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与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透视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一次置钉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骨折模型治疗的效果显著,便于骨折精准复位,将手术精确度提高,缩短手术时间,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脊柱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骨转移瘤,高达40%的癌症患者发生脊柱转移[1].脊柱转移瘤常常引起椎体骨折、脊柱不稳、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等及其他合并症.手术治疗的目的在恢复脊柱稳定性的同时解除神经压迫的因素.[方法]从2003年1月~2009年7月,21例胸椎转移瘤患者(女12例,男9例;平均年龄58.3岁)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percutaneous vertebmplasty)治疗,并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调查,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21例手术均成功,椎体成形术中平均每个椎体骨水泥(PMMA)注射量约(2.9±0.3)ml(I.7-4.1 m1).大部分患者94%(19/21)、88.2%(15/17)、100%(14/14)术后短期及长期均有良好的治疗止痛效果,术前VAS平均8.38±0.653降至术后1年随访内平均2.69±1.75.根据ADL评分,大部分患者无伴疼痛或伴轻微疼痛,其总体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缓解胸椎转移瘤引起顽固性疼痛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其通过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椎的稳定性防止病椎塌陷引起的脊髓受压产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同时降低了椎管内肿瘤的浸润.PVP可能成为缓解椎体转移瘤导致疼痛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