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近20年来我院外科收治的78例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治愈66例,死亡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中毒性休克5例,肺部感染及肾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宜早期手术,手术方式以单纯修补术为主,同时要注意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疾病谱也随之改变,外科的甲状腺疾病分布亦发生很大变化,为掌握其变化情况,我们收集近25年甲状腺外科手术病例,分析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的分布情况,以便能为甲状腺外科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综述了AIDS抗病毒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并与多种影响因素相关。如与患者相关因素、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与治疗方案或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更注重加强患者、医护人员的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两院1970~1990年间手术治疗有外科并发症的 Meckel 氏憩室37例,其中憩室炎性溃疡大出血1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除1例36岁男性外,其他均为2—14岁婴幼儿。1例患儿在术前4个月曾做肠套叠复位术,今以肠套叠复发再次入院。既往有复发性便血6例,因大量便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2 9岁。因颈前肿块 5个月于 1998-0 3- 10住院。查体 :甲状腺双侧叶增大 ,左约 3cm×4cm ,右约 2 5cm× 3cm ,质地略硬 ,活动度略差 ,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初步诊断 :甲状腺癌。 4d后在高位颈硬膜外麻醉下手术 ,术后冰冻病理为双叶均有癌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胰腺囊性病变(假性囊肿24例、浆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实性-假性乳头状瘤6例)的CT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及相关病史做CT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假性囊肿均发生于胰腺内或胰腺周围组织间隙,20例囊壁薄,4例壁厚,2例囊内伴团块状高密度出血灶.7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位于胰头部,体尾部各2例,5例为呈蜂窝状或海绵状改变,2例呈单房表现.8例黏液性囊腺瘤(癌),3例位于胰体部,5例位于胰尾部,多呈类圆形及椭圆形,3例见钙化,5例伴壁结节,2例病理诊断为囊腺癌,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例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位于胰体部,2例位于胰尾部,4例囊实成分相仿,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以实性成分为主,2例见钙化.结论 假性囊肿、囊腺瘤及实性-假乳头状瘤是胰腺较常见囊性病变,胰腺囊性病变在CT表现上具备很多共性,CT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相关病史.  相似文献   
9.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胃癌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它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居引发死亡的癌症第三位。多年来各国学者在胃癌的相关基础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胃癌的发病、进展及侵袭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免疫、遗传、分子机制及细胞生物等因素,本文将对胃癌与免疫学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孙树椿教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0余年来,孙老一直从事骨伤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善于运用中医手法治疗骨伤科筋伤疾病,孙老积极提倡中医手法的治疗,为弘扬和发展中医学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