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对各种预测冠心病的模型进行系统回顾,展示其预测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知网。纳入研究冠心病预测模型的文章。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30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建模信息、预测效能等资料。结果共纳入30篇文章,报道了19个经过外部验证的预测模型,17个模型具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的外部验证组。经典的Diamond-Forrester模型、更新的Diamond-Forrester模型、杜克临床评分、冠心病联盟临床评分外部验证组的AUC在0.49~0.87之间。结论大部分模型具有适中的预测效能,经典的冠心病诊断预测模型在各人群中预测效能差异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婴幼儿湿疹的防治进展,为其后续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分析近10年基础和临床研究,综述肠道菌群与湿疹的关系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补充对婴幼儿湿疹的防治作用。结果 婴幼儿湿疹与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应答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对致敏原易感有关。肠道微生态制剂补通过补充益生菌和/或益生元,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和宿主免疫平衡,修复微生物屏障,是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湿疹的重要途径。结论 婴幼儿湿疹与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有关,补充微生态制剂是其防治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阳东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0例,按照分层抽样原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观察组患者予以加入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组织染色阳性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组织染色结果比较,观察组阳性率10.0%(8/80),对照组阳性率32.5%(26/80),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例数及比例为13例(16.3%),观察组为6例(7.5%),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67/80),68.8%(55/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提高抗菌疗效、降低细菌耐药性、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肠道菌群和免疫炎症调控的角度,探讨润燥止痒胶囊(Runzao Zhiyang capsule,RZC)对银屑病样皮损的药效作用。 方法 研究RZC给药对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大鼠的作用,检测血清中细胞炎症因子(IL-6和TNF-α、IL-17和IL-10)水平,分析模型大鼠粪便重要菌落的数量。 结果 给药RZC两周后,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银屑病样皮损症状。RZC下调血清IL-6、TNF-α和IL-17含量,上调IL-10水平,提示对机体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给药降低模型大鼠肠道的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目。 结论 RZC治疗银屑病样皮损可能与其调控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宿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肠道菌群和免疫炎症调控的角度,探讨润燥止痒胶囊(Runzao Zhiyang capsule,RZC)对银屑病样皮损的药效作用。 方法 研究RZC给药对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大鼠的作用,检测血清中细胞炎症因子(IL-6和TNF-α、IL-17和IL-10)水平,分析模型大鼠粪便重要菌落的数量。 结果 给药RZC两周后,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银屑病样皮损症状。RZC下调血清IL-6、TNF-α和IL-17含量,上调IL-10水平,提示对机体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给药降低模型大鼠肠道的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目。 结论 RZC治疗银屑病样皮损可能与其调控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宿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