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随着骨科学的发展,骨组织缺损治疗这一难题尤显突出,急需一种更为有效的疗法。骨膜中存在能够自我复制并能多向分化的骨祖细胞,在机体损伤时参与组织的修复。骨膜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骨膜细胞注射治疗小范围骨缺损已获得成功。实验表明,在适合的支架材料上,骨膜细胞可在一些特定的细胞因子调控下分化成骨,这些新生骨在组织形态及化学成分上与体内天然骨基本一致,并且能够与天然骨接合并继续生长。探寻合适的支架材料及体外诱导条件,使骨膜细胞能真正实现体外成骨,形态可塑,是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并鉴定骨膜细胞经骨形成蛋白7(BMP7)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方法 成人胫骨骨膜常规体外细胞培养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BMP7加成骨辅助剂和单纯成骨辅助剂进行体外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第5、10、15和20天分别采用Real Time-PCR检测骨钙素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水平,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糖胺聚糖(GAG),Real Time-PCR检测Ⅱ型胶原基因,比色法检测细胞ALP活性,ALP染色法检测ALP,Yon Kossa染色法检测钙结节.结果 两组骨钙素基因表达及上清液ALP、骨钙素、骨桥蛋白的含量均增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的ALP和钙结节染色阳性率增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及Ⅱ型胶原基因表达表现为先高后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膜细胞在BMP7诱导下体外大量增殖和分化成骨,表达出明显的成骨特异基因,并具有合成分泌成骨特异蛋白的功能;成骨化过程中,除直接分化成骨外,还存在部分细胞先经软骨形成再钙化成骨的现象;经骨膜细胞-BMP7途径在体外获取大量成骨细胞可用于组织工程的体外构骨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微创关节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术前与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0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关节镜检查,并行关节镜下进行滑膜清理、清理剥脱的软骨碎片、修整破损的半月板游离缘、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结果关节镜下发现,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滑膜组织增生、肥厚、水肿;负荷区关节软骨退变;半月板游离缘退变性破裂。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以及关节清理术,术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结论关节镜下微创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往往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并可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骨膜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骨科学的发展,骨组织缺损治疗这一难题尤显突出,急需一种更为有效的疗法.骨膜中存在能够自我复制并能多向分化的骨祖细胞,在机体损伤时参与组织的修复.骨膜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骨膜细胞注射治疗小范围骨缺损已获得成功.实验表明,在适合的支架材料上,骨膜细胞可在一些特定的细胞因子调控下分化成骨,这些新生骨在组织形态及化学成分上与体内天然骨基本一致,并且能够与天然骨接合并继续生长.探寻合适的支架材料及体外诱导条件,使骨膜细胞能真正实现体外成骨,形态可塑,是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Quadrant微创通道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8-2016-03微创手术治疗的80例LDH患者,其中PTED技术治疗37例,Quadrant微创通道技术治疗4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术前、术后3 d及1、3、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等疗效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较为相近(P0.05);但与Quadrant组相比,PTED组的切口长度更小、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下降,JO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相比,PTED组术后3 d、1个月的腰痛VAS评分显著低于Quadrant组(P0.05),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个月,PTED组的总优良率为91.9%,Quadrant组为9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与Quadrant微创通道手术治疗LDH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椎间孔镜技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具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98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6-06~2011-02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均接受PFNA手术治疗.通过Harris评分来衡量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43.1±6.2)分.术后98例患者均进行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4.2个月.结果:最终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3.1±6.2)分提高至(86.1±5.1)分,其中优78例,良11例,可9例,差0例,关节优良率达90.8%,无明显下肢畸形,也无近端拉力钉切割、退出.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可有效防止骨折的旋转、短缩、髋内翻畸形,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靠、损伤小、出血少、患者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新的方法。此文对术前与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方法对1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术后1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PFNA作为新型的髓内固定系统,更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减少手术创伤,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在骨膜细胞体外培养中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取材于成人胫骨骨膜,常规细胞培养法行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BMP7加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和单纯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相差显微镜观察骨膜细胞形态特征.每组分别在第5、10、15、20天设3个样本,采用ALP试剂盒法及钙结节Von Kossa染色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ALP和钙结节的表达情况.结果 骨膜细胞在体外生长良好,实验组和对照组形成的成骨细胞增殖良好,形态一致.细胞早期呈梭形,饱满透明,立体感强;分裂期呈立方形或短柱状;后期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宽梭和不规则形.由BMP7诱导的骨膜细胞的成骨标志物ALP和钙结节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膜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和再生能力,BMP7在体外培养中具有明显增强骨膜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