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围绝经期性激素替代治疗(HRT)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应用了几十年,出现过风险,近年来争议更大。经过国内外学者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认为应用HRT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是其他药物无法替代的。但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使用任何HRT的药物都要坚持规范化,并进行严格的监测。在基层医院使用HRT时必须做到:一次细致的病史询问,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一次透彻的医患沟通,一个个性化的处方,一套完整的随访方案。  相似文献   
2.
CsA与肾移植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212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爱  张兰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64-2164
对商洛市1993~2002年212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商洛市七县(区)计生部门及妇幼保健院年度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孕产妇死亡评审表》。1.2方法:由村医填写地段内正式户口死亡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七天内上报县(区)妇幼保健院  相似文献   
4.
5.
奥达特罗     
<正>2014年7月31日由Boehringer Ingelheim(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的奥达特罗(olodaterol,商品名:Striverdi Respimat)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1]。该药是一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奥达特罗的中文化学名称:6-羟基-8-{(1R)-1-羟基-2-{[2-(4-甲氧基苯基)-1,1-二甲基乙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吗啉甲基萘满酮对胃肠道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腹泻指数法和炭末推进法观察低、中、高剂量(6.93,13.86和27.72 mg·kg-1)的吗啉甲基萘满酮对小鼠在体胃肠道的作用,通过离体标本运动实验法分析不同浓度(0.1,0.3,1 mmol·L1)的吗啉甲基萘满酮对离体兔肠道平滑肌的作用.结果:在蓖麻油、硫酸镁和液体石蜡引起的小鼠腹泻模型中,吗啉甲基萘满酮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腹泻指数同生理氯化钠溶液(NS)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吗啉甲基萘满酮中、高剂量组的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也较NS组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浓度的吗啉甲基萘满酮均能显著降低肠平滑肌振幅(P<0.01),中浓度组还显著降低肠平滑肌张力(P<0.05),但各浓度组的小肠平滑肌自发活动的频率没有变化.结论:吗啉甲基萘满酮具有止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肠管平滑肌振幅和张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找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具有新化学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寻找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设计了10个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以芳醛、硫脲等为起始原料,通过Biginelli反应生成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再与氯代苯乙酮作用经Hantzsch环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证。采用Ellman方法进行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 结果 合成了10个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3个目标化合物在10 μmol.L-1时抑制活性均超过50%。结论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是潜在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将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有机合成和生物活性测试相结合是发现和设计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在HIV-1的转录和复制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Tat蛋白与反式激活应答区(TAR)RNA及正向转录延伸因子(P-TEFb)形成三元复合物,不仅促使转录完全,并且显著提高转录效率。Tat蛋白对HIV-1转录水平的重要调控作用及其结构的高度保守使它成为研究抗艾滋病药物的新靶点。该文将简要介绍HIV-1 Tat介导的反式激活过程,并对近年报道的以TAR、Tat和P-TEFb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蒙药六味木香散中栀子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药六味木香散,为传统的蒙药制剂,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具有开郁行气止痛功效。用于寒热错杂、气滞中焦所致的胃脘痞满疼痛、吞酸嘈杂、暖气腹胀、腹痛、大便不爽。本试验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样品,并进行纯化后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为蒙药六味木香散的质量标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