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21年3-4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汉江河流域城固河段放牧的黄牛,发生多例"肚胀"病,前后有3头牛死亡.为了查明引起牛"肚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及其它诱因,总结推广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该类病的再次发生,我们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饲草分析、试验检测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对引发放牧牛"肚胀"的饲养、管理及其它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最终诊断该起"肚胀"病为牛瘤胃臌气,引起牛瘤胃臌气的主要因素是牛过食豆科野生野豌豆(方言称老豆),其它诱因有采食过量禾本科嫩青草、少量毒芹菜以及运动不足等.通过瘤胃穿刺放气、消沫止胀、缓解呼吸困难及促进消化功能等紧急外科手术和药物对症治疗,以及采取合理放牧、加强牛运动等辅助治疗措施,很快控制住了病情.对该区域其它放牧牛推广类似药物预防、驱赶放牧等综合措施后,有效控制了瘤胃臌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建立大动物肝外胆道梗阻与扩张模型常用的方法是将胆总管下端结扎或横断,但在进一步实验中如需恢复胆道再通就必需进行胆肠吻合术,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和复杂性.我们在大量动物实验中摸索出一种新的胆管阻断方法,可以达到与传统方法同样的效果,且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