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莹  张超  胡佳丽  高文仓 《浙江医学》2020,42(22):2478-2482
近年来,如何有效改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EOC)的预后已成为研究的重点。随着对于REOC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已经研究或正在开发的许多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作为晚期REOC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以贝伐珠单抗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显示出协同抗肿瘤作用,可显著延长REOC患者的生存期。许多新兴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治疗晚期REOC的疗效数据也已经公布。本文对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在REOC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万古霉素的最佳给药方式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总结万古霉素持续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CoI)与间歇输注(Intermittent Infusion,InI)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成年患者的疗效差异。通过对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了万古霉素持续输注和间歇输注的随机化临床试验(RCTs)和观察性研究文献,比较评估两种给药方式的病死率、临床治愈率、不良反应和血中药物暴露量[间歇输注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泊沙康唑是一种有效治疗和预防真菌感染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市售的口服混悬液需与食物同服以使药物达到最大吸收。现已研发出一种生物利用度高且不需同时进食的新型固体口服片剂。本研究旨在评价健康受试者中该新制剂单剂和多剂剂量递增给药后的药动学特性、安全性以及耐受性。方法:该试验是单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单次和多次给药剂量递增的I期临床试验。筛选18~65岁的健康受试者,共24名,分为2组,每组12名(9名服用试验药物,3名服用安慰剂)。第1组受试者接受200mg每天1次和每天2次给药,第2组受试者接受400mg每天1次和每天2次给药。  相似文献   
4.
2013年3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告公众:阿奇霉素(Zithromax或Zmax)可引起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变化,导致潜在、致死性的心律失常。有关危险因素为:QT间期延长、低血钾或低血镁、心率缓慢,使用某些治疗异常心律或心律失常的药物。此通讯综合一项医学研究和一家制药公司有关阿奇霉素可能引起心脏电活动异常变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茯苓的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寻找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产物。方法:将茯苓干燥粉末进行水蒸气回流提取,浓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将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物经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解析及确定。结果:从茯苓的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茯苓酸(3)、猪苓酸C(4)和去氢茯苓酸(5)。结论:经查阅文献可知,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茯苓性味组分的拆分方法。方法:将有机溶剂萃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等多种分离方法联合应用,对茯苓水煎液按其性味组分进行拆分。结果:茯苓水煎液被拆分成石油醚萃取组分、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大孔吸附树脂水洗组分、大孔吸附树脂醇洗组分和大分子组分,建立各组分的指纹图谱,并对各组分进行表征。结论:石油醚萃取组分主要为脂溶性成分,乙酸乙酯组分主要为三萜类成分,大孔吸附树脂水洗组分主要为小分子糖类等成分,大孔吸附树脂醇洗组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成分,大分子物质主要为多糖类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22(Th22细胞)比例与肿瘤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及Wanfang等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18年11月25日公开发表的关于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26个研究,包括8种肿瘤,共计1 020例患者和679例健康对照。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肿瘤组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组[WMD=1.37,95%CI(1.07,1.68),P0.000 01],并且晚期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高于早期患者[WMD=0.41,95%CI(0.17,0.66),P=0.000 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肿瘤类型(除脑胶质瘤外)、不同肿瘤分期、不同Th22细胞圈定方法以及不同NOS评分的研究中,患者的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均比健康人群高(P均0.05)。结论: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与肿瘤发生相关,Th22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会增加发生肿瘤的风险,且对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及其对肿瘤生长、转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1.0mg/ml浓度的苦参碱体外处理A549和H1650,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染色用于细胞凋亡的检测,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构建非小细胞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连续用苦参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肿块直径和重量并观察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EMT相关蛋白和PTEN/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苦参碱处理后,人肺癌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被促进,并且其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同时,苦参碱减弱了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vimentin、N-cadherin和Snail表达下调,EMT过程被抑制。PTEN/PI3K/Akt通路中,相关蛋白PTEN表达增多,p-Akt表达下调。在体内实验研究中,肿瘤变小,说明苦参碱能够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并且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影响肿瘤转移。结论 苦参碱不仅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能够调控非小细胞肺癌EMT过程,进而影响细胞迁移和侵袭,这种调控作用依赖于PTEN/PI3K/Akt通路。  相似文献   
10.
胡佳丽  高玉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477-1479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是眼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危害大。传统的治疗方法破坏性强,预后不佳。低氧诱导因子-1α在Rb中高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转移,参与血管生成拟态的生成,进而调控Rb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将对低氧诱导因子-1α在Rb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Rb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