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手术体积描计指数(SPI)、瞳孔直径(PD)和镇痛指数(PTi)在不同手术操作刺激下预测疼痛反应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38例,男女各1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记录术中SPI、PD、PTi、BIS、MAP、HR的变化,并将气管插管、切皮、气腹建立、气腹撤退这四项操作前1 min和操作即刻的差值定义为基础波动值,并将操作即刻后2 min内的最大值与操作即刻的差值定义为波动幅度(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的预测效能。结果所有指标在4个手术时间点间的基础波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指标的Δ值在气管插管时均明显大于气腹建立时(P<0.001);SPI、PTi、MAP、HR的Δ值在气腹建立时明显大于切皮时(P<0.001);SPI、PD、PTi、MAP、HR的Δ值在切皮时明显大于气腹撤退时(P<0.001)。SPI的Δ值/基础波动值在气管插管、气腹建立、切皮时明显大于PD、PTi、BIS、MAP和HR(P<0.001),但在气腹撤退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I和PTi的Δ值诊断手术操作刺激始终具有高度准确性,且高于BIS、MAP和HR,而BIS仅有低度准确性。结论 SPI、PD、PTi均为良好的疼痛监测指标,而SPI诊断准确性极高,可能是最佳的疼痛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黄膏对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在腹腔镜术后加用金黄膏外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5.33%)高于对照组(6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SR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6.74±1.85)分、(23.49±6.30)h、(19.33±4.71)h,均低于对照组的(9.08±2.47)分、(30.08±7.22)h、(27.59±5.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6、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TNF-α、IL-6、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37.53±6.12)pg/mL、(29.74±4.99)pg/mL、(7.88±2.19)mg/L、(7.69±0.97)×109 /L、(58.27±3.10)%,低于对照组的(56.49±8.51)pg/mL、(40.05±6.11)pg/mL、(12.07±2.63)mg/L、(10.87±1.53)×109 /L、(74.69±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用于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a+/H+交换蛋白-1(NHE-1)蛋白和空泡型质子ATP酶(V-ATPase)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胃镜检查时采取的胃黏膜组织标本及行胃癌手术采取的胃癌组织标本3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HE-1蛋白和V-ATPase的表达,分析NHE-1蛋白和V-ATPase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NHE-1蛋白及V-ATPase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NHE-1蛋白及V-ATPase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关(均P>0.05),但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有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NHE-1蛋白表达和V-ATPase表达呈正相关(r=0.299,P<0.05)。NHE-1蛋白表达阴性组、弱阳性组和强阳性组胃癌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Pase表达阴性组、弱阳性组和强阳性组胃癌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E-1蛋白和V-ATPase均表达组、NHE-1蛋白表达组、V-ATPase表达组和NHE-1蛋白和V-ATPase均不表达组胃癌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组织中NHE-1蛋白和V-ATPase过表达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闭合、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0例,其中40例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闭合、点状剥脱术治疗,为A组;40例采用精准结扎抽剥术联合泡沫硬化剂闭合治疗,为B组。同时选取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40例,为C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中出血量、切口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B组<C组(均P<0.05),A组手术时间>B组>C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一例复发。结论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闭合、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较佳的组合术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GFBR2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结直肠癌发展及相关机制。方法临床征集40例结直肠癌病变样本,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GFBR2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分化的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st cells,BMMCs)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分别在共培养7 d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共培养后野生型(M^(WT))和敲除型(TGFBR2^(-/-))BMMCs的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L-6和iNOS表达情况以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Arg-1和CD206表达情况,CCK-8和EdU染色检测CT26细胞增殖情况,Tunel染色检测CT26细胞在与野生型或敲除型BMMCs共培养后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共培养后CT26细胞内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结直肠癌病变组织中TGFBR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敲除型(TGFBR2^(-/-))分化的BMMCs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共培养7 d后,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6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Arg-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6表达明显降低(P<0.05)。另外,敲除型(TGFBR2^(-/-))分化的BMMCs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共培养7 d后,CCK-8和EdU显示CT26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Tunel染色显示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TGFBR2通过调控M1/M2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促进增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