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老年患者由于脑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时易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导致脑功能受损。甲氧明是一种高选择性α1受体激动药,通过升高血压从而增加脑灌注压。有研究[1]表明,不同血管升压药对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影响不同,甚至会降低rScO2。本研究通过观察术中持续泵注甲氧明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rScO2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术中持续泵注甲氧明对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162例,年龄65岁以上,ASAⅠ~Ⅲ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M组于诱导前2min以2μg/(kg·min)泵注甲氧明,N组诱导前无预防性用药,于诱导前2min泵注0.9%氯化钠溶液。记录入室时(T0)、诱导前2min(T1)、插管后10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30min(T4)、60min(T5)、120min(T6)以及术毕(T7)的SBP、DBP、MAP、HR、CO。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及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记录术中液体用量、出血量、尿量。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30天全因病死率。根据肾脏疾病改善全球结果(KDIGO)指南评估AKI,术后1、2和7天测量肌酐,术后6、12和24h测量尿量。结果 T2、T4~T7时M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N组(P<0.05)。M组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液体总量、麻黄碱用量明显低于N组(P<0.05)。M组低血压发生次数及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明显低于N组(P<0.05)。M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低于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30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7.5% vs 18.3%,P<0.05)。术前肌酐、术中低血压发生次数是导致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结论与术中持续输注0.9%氯化钠溶液比较,术中持续泵注2μg/(kg·min)甲氧明降低了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患儿而言,全麻和手术过程是种不愉快的体验,有高达2/3的患儿术后会出现负面行为,如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和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egative postoperative behavioural changes, NPOBCs)。目前用于预防术后负面行为的措施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等。其中,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用于减轻患儿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出现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持续泵注和预先肌内注射甲氧明对新生儿酸碱平衡和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拟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肌注组(M组,在麻醉前15min肌内注射甲氧明0.1mg/kg)和泵注组[P组,在脑脊液流出后即刻静脉注射甲氧明1mg,之后持续以3μg/(kg·min)的速度维持]。补救使用甲氧明、麻黄碱、阿托品来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记录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min(T1)至20min(T10)共计10个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新生儿脐带血的血气分析数据及Apgar评分、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T6~T9时P组产妇SBP高于M组(P<0.05),M组产妇术中低血压、恶心的发生率以及补救使用甲氧明的次数高于P组(P<0.05),两组产妇高血压、心动过缓、呕吐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指标及1min、5min的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预先肌内注射甲氧明比较,静脉持续泵注甲氧明可明显降低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减少补救注射次数,且产妇恶心的发生率更低,两种给药方式对胎儿都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90例,男67例,女23例,年龄2~7岁,体重10~4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D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患儿在相同时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泵注时间均为10 min。记录PACU期间躁动发生例数、躁动评分和疼痛发生率、疼痛评分;记录拔管及苏醒时间、拔管后PACU停留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镇痛药物补救例数。采用术后行为量表,分别在术后1、7、30 d对患儿父母进行术后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获得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疼痛发生率、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拔管及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1)。两组患儿镇痛药补救率、拔管后PACU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1 d比较,术后30 d两组术后不良行为改变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1)。与C组比较,术后1、7 d D组术后不良行为改变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30 d两组术后不良行为改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不仅可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还能降低全麻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发生率,以改善分离焦虑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