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克服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盆腔手术时的内脏牵拉反应,我们自1985年7月至1987年7月,采用度冷丁和氟哌啶(简称度氟合剂)作为硬膜外麻醉的辅助药,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维丁胶性钙预防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对骨关节的损害。方法:4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A组:右膝关节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7.5mg/kg。B组:用药同A组,同时每周肌注维丁胶性钙三次,每次1ml。C组:右膝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0.375ml/kg,作为对照。于实验的第3、5、7、9、11周的第1天,每组取3只动物作髋关节和膝关节X光照片,并取膝关节及股骨头标本作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A组。用药2次后,X线照片、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超微结构观察均有骨关节损害的表现,并随给药次数的增加而加重。B组。用药6次后才出现轻度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C组。各项指标均正常。从而证实维丁胶性钙有预防或减轻皮质类固醇所致骨关节损害的作用。结论:在疼痛治疗中,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应尽量减少注射次数和延长间隔时间,并同时应用维丁胶性钙肌注有一定预防骨质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泰勒宁、芬太尼或氯诺昔康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全麻下人工流产孕妇 4 0 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C)、芬太尼组 (F)、泰勒宁组 (T)和氯诺昔康组 (L)四组 ,每组 10 0例。C组不给任何辅助性镇痛药、T组术前 1h口服泰勒宁 1片、L组先静注 0 14mg/kg的氯诺昔康、F组将 1μg/kg的芬大尼加入异丙酚中。各组均按 2 2mg/kg的异丙酚剂量于 6 0s内静脉注射完毕 ,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人流操作。观察SBP、DBP、HR、R及SpO2 ;术毕记录不适反应。结果 四组受术者在异丙酚麻醉后 2min ,SBP、DBP、R、SpO2 与麻醉前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HR则无明显变化 ;术毕诉注射部位疼痛和下腹痛 (宫缩痛 )者 ,T、F、L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但其VAS评分均为 3~ 6 ,属轻、中度疼痛。结论 泰勒宁、氯诺昔康、芬太尼辅肋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时具有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呼吸循环功能基本稳定、术毕宫缩痛发生率低、清醒程度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浅谈麻醉工作中的潜在性失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麻醉工作的潜在性失误包括 :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不准、对疾病的性质了解不详、术中与手术医师的沟通不够、给药不及时、实际给药量少于计算用量等。其结果不单给病人带来生理、精神、经济负担 ,同时又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和体能消耗。所以 ,提高临床麻醉工作质量 ,认真对待每一技术操作 ,密切观察、仔细分析、正确判断、及时处理病人生理机能的微小变化 ,是减少临床麻醉工作中潜在性失误、确保麻醉工作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神经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晓山 《现代医院》2006,6(1):30-35
神经性疼痛是指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原发性病变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疼痛综合征。可由外伤和(或)疾病致末梢神经、脊髓后根、脊髓及其以上中枢神经某些部位损伤而引发。根据神经损伤的病因、性质和程度不同,在临床上分为中枢神经疼痛和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的周围神经疼痛两大类。中枢神经疼痛简称中枢痛,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传导通路发生损害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原发性疼痛,常见于脊髓的创伤或脑血管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和肿瘤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及上消化道蠕动的影响。方法 90例需行胃镜检查患者,分为3组:P组、R1组和R2组,每组各30 例。P组异丙酚剂量为3 mg/kg;R1组异丙酚剂量为1.5 mg/kg,瑞芬太尼为0.6μg/kg;R2组异丙酚剂量为2.0mg/kg,瑞芬太尼为0.8μg/kg。结果 3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R1组和R2 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R1组术中SBP、DBP、 HR、SpO2及上消化道蠕动程度与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组术中SBP、DBP、HR 与P组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5min时SpO2降低较P组和R1组明显(P<0.05), 术中上消化道蠕动程度明显强于P组和R1组(P<0.05)。结论异丙酚1.5 mg/kg复合瑞芬太尼 0.6μg/kg应用于胃镜检查,麻醉镇痛效果好,异丙酚用量少,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上消化道蠕动强度弱,苏醒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麻下超快速脱毒(UROD)复合洛菲西定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URO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前晚口服洛菲西定0.4mg,术中再给予1.6mg。对两组病人围术期腹泻,丙泊酚用量及戒断症状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丙泊酚用量(P<0.001),术后24h内腹泻的发生率(P<0.01),术后24h时主观戒断症状的评分(P<0.001)和客观戒断症状评分(P<0.05)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UROD复合洛菲西定用于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可以明显减轻戒断症状并降低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人流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300例自愿接受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孕妇,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先静脉注射1.2mg/kg的丙泊酚,随后静脉缓慢注射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A组0.8μg/kg、B组1.0μg/kg、C组1.2μg/kg)。监测SBF、DBP、ECG、HR、Rf及SpO2;按优、良、差3级进行麻醉效果评定。详细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术毕下床离院的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效果优良者B、C组明显多于A组。麻醉后2min时,SBP、DBP轻度下降、HR减慢,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有15例发生一过性呼吸暂停,SpO2降至92%~96%。3组手术持续时间、术毕下床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诉注射部位疼痛和下腹痛(宫缩痛)者,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1μg/kg瑞芬太尼联合1.2mg/kg的丙泊酚作人流镇痛,是较为合理的组合。  相似文献   
10.
让病人充分享受无痛系列医疗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痛医疗是通过医疗干预手段消除那些与真正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的不快的异常体验或痛苦状态。它的目的是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落到实处,让病人充分享受无痛服务。其具体做法是:努力提高麻醉科医生的业务技术水平,拓展麻醉科业务范围,降低成本,开展疼痛专科门诊、术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和无痛胃肠检查与治疗及全麻快速脱毒等全方位的无痛系列医疗,让更多的病人充分享受价格低廉服务优的无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