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0.125%罗比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应用于上肢连续臂丛阻滞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45例拟行上肢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罗比卡因组(R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15例。术前均予肌间沟径路或腋路臂丛阻滞以及臂丛神经鞘内置管。术后R组与B组使用便携式患者自控镇痛泵,泵内液体分别为0.125%的罗比卡因和0.125%的布比卡因,N组为对照组,观察24h。记录3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镇痛药使用情况,记录R组与B组患者的运动阻滞、麻木感、局麻药用量、满意度、镇痛技术问题和并发症。结果R组与B组两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疼痛评分在术后0h、3h时与R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h、12h、18h、24h均较高,与前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与B组两组镇痛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麻木感、补充用药、局麻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问题与并发症两组发生率均低。结论0.125%罗比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均可有效地用于上肢术后的连续臂丛阻滞患者自控镇痛,并且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
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0.125%罗比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应用于上肢连续臂丛阻滞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45例拟行上肢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R组、B组和N组,每组15例。术前均予肌间沟径路或腋路臂丛阻滞以及臂丛神经鞘内置管。术后R组与B组使用便携式病人自控镇痛泵,泵内液体分别为0.125%的罗比卡因和0.125%的布比卡因,N组为对照组,观察24h。记录3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镇痛药使用情况,记录R组与B组患者的运动阻滞、麻木感、局麻药用量、满意度、镇痛技术问题和并发症。结果:R组与B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较低,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N组疼痛评分在术后0h、3h时与R组和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6、12、18、24h均较高,与R组和B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R组与B组镇痛满意度较高,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阻滞、麻木感、补充用药、局麻药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技术问题与并发症两组发生率均低。结论:0.125%罗比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均可有效地用于上肢术后的连续臂丛阻滞病人自控镇痛,并且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3.
罗超军  陈遇源 《海南医学》2011,22(12):123-125
麻醉安全问题一直是麻醉的中心问题。本文就麻醉意外发生情况、常见原因、加强麻醉监测和处理、及如何降低麻醉危险提高安全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琥珀酰明胶用于婴幼儿和儿童对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20倒手术病人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Ⅰ组〈3岁n=9)和儿童组(C组,3—12岁n=11),术前用琥珀酰明胶10nd/kg行高容性血液稀释,输液前后分别抽取颈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比较各组输液前后以及两组之间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输液后全血低切、中切和高切粘度均显著下降(P〈0.01),但血液牯度无显著改变;两组病人血细胞比容、纤维蛋血原在输液后均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在输液前后无显著变化,与输液前比较,输液后红细胞电泳指数显著增加(P〈0.05);两组病人血沉、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输液后无显著变化;C组病人输液后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两组间各项指标相同时点比较虽有一定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用于1—12岁儿科病人进行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稳定血液动力学,但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不增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DEX)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2周龄健康SPF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ALI组和DEX组,每组15只.ALI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0 μg/kg;DEX组先予DEX 100 μg/kg 腹腔注射,30 min后腹腔注射LPS 500 μg/kg;NS组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模型构建后2 h、6 h、12 h、24 h采集颈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和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并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分别检测2 h和12 h的BALF中IL-1β、TNF-α水平.[结果]ALI组PaO2/FiO2逐渐下降,在24 h内,ALI组共有7只大鼠死亡,病死率为46.7%.在6~24 h的3个时间点中,DEX组PaO2/FiO2逐渐上升,与ALI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DEX组病死率为20%.在6~ 24 h的时间段内,ALI组的多性核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比率开始明显下降,与NS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DEX组PMN凋亡比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在12 h时和24 h时,DEX组PMN凋亡率显著高于ALI组(P<0.05).在12 h时,与NS组相比,ALI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DEX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DEX组与ALI组相比,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DEX可改善ALI大鼠的肺功能,促进肺组织局部PMN凋亡过程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脑死亡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其鉴别诊断和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刺激器(PNS)定位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PB)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择期上肢手术患者,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行腋路或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鞘内置入导管和经导管注入局麻药,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上肢五大神经感觉阻滞发生率为91.7%~98.3%,上肢运动阻滞发生率为98.3%,麻醉满意率为83.3%。结论PNS定位于CBPB有助于提高阻滞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粘液瘤摘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心脏粘液瘤摘除术的1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麻醉平稳,手术顺利。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11例,电击除颤4例。结论围术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体外循环建立前避免体位变动频繁,积极防治栓塞是保证心脏粘液瘤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脑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脑死亡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其鉴别诊断和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刺激器(PNS)定位用于连续臂丛神经组滞(CBPB)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择期上肢手术患者,用神经刺激定位方法行腋路或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鞘内置入导管和经导管注入局麻药,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及阻滞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上肢五大神经感觉阻滞发生率91.7%~98.3%,上肢运动阻滞发生率98.3%,麻醉满意率为83.3%。结论PNS定位于CBPB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